同性友谊还是同性恋?

标签:
同学关系同性恋同性依恋青春期健康 |
分类: 两性关系【婚姻-情感-爱情】 |
随着青春期的来临,孩子是否同性恋的问题引发了家长和青少年双方面的焦虑:家长们防孩子“早恋”还来不及呢,现在更担心的是,孩子可千万别被带成同性恋了;青少年一方面渴望了解更多的同性恋的知识,一方面会因为有些时候无法把握自己的冲动或无法解释自己的某些行为而担心自己是同性恋,从而纠结于心。
http://www.cfxl.cn/upload_files/article/54/1_20120813170828_cvzk4.jpg
两个男生或两个女生感情深厚,交往密切,甚至有看似亲密的行为,家长、老师都开始为此紧张不安,甚至怀疑孩子变成了同性恋。其实,他们中绝大多数都不是同性恋。这是男孩女孩在青春期的一种独特的交往现象,与成人社会的同性恋现象完全不同,实质上它仍然是友谊的一种表现。
孩子在学龄前,喜恶还不是很分明,对任何事物都很好奇,跟谁都能玩在一起。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烦恼也增多,青春萌动前期的少男少女开始希望和理解自己的人做朋友,他们急切地寻找能理解自己的人,可以促膝长谈,倾吐心中的悄悄话。
同时,在这一阶段,他们又正处在对异性的排斥阶段,并且与异性之间的交往和亲近最容易受到同学、老师和家长的注视和非议,而与同性间的接近和亲热,则显得自然和安全,因此这种与同性的友谊也很容易带有爱慕色彩,比如在与同性朋友交往中,有些女孩子渴望结识年龄稍长的,能保护、了解和爱护自己的“姐姐”;有些男孩子则愿意和见多识广的人交往,并特别崇拜有创造性、有独立见解、事业有成的“哥哥”。
正是出于这种内心的情感需求,青少年在同性之间更多的出现依恋情结,这其实是孩子渴望友谊的一种折射,与同性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成年人的眼里就很轻易的被理解为同性爱恋。
当然,中学时期正处于性别发育阶段,对性别既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又处在朦朦胧胧状态中。对待异性,有些同学抱持传统的观念,有些则比较新潮前卫。这样,同性、异性之间的交往会呈现多样化的状态。不排除同学在生理发育时期对性有特别的好奇,但多数情况下同学间的交往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是非常单纯的。多数情况下,青春期的孩子同学虽多,好朋友却不多,一旦有个好友就变得十分珍贵,在感情上的依赖程度就要超出平常朋友。他们彼此欣赏,相互鼓励帮助,共同度过青春岁月。我们应该多一些对青春的理解,尽量少贴标签。
在我们的社会,同性恋这个词汇往往带有特别的意味,人们对同性恋还没有足够的尊重与宽容。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发现孩子有很深的同性依恋情结,在没有弄清事情的本质之前,家长或老师不要给孩子轻易扣上同性恋的“帽子”,在青少年时期,孩子们正经历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和个人能力发展不足这个矛盾,很多青少年对别人特别是家长和老师的评价极为重视,甚至会当成自己的真实的状况来加以认识,这就会使孩子在茫然无知中走上同性恋的道路。同时,即使有人真有同性恋倾向,他们的人格也是值得尊重的。
晨帆心理咨询中心www.cfxl.cn
婚姻心理咨询,情感心理咨询,青少年心理咨询,情绪调节,压力管理,抑郁、焦虑等情绪心理咨询,职场心理咨询,企业E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