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奇的心理学发现(上)

(2011-10-15 11:01:15)
标签:

杂谈

分类: 伴你同行【体验-咨询-成长】

在心理学的众多发现中,有不少发现新鲜,甚至有些神奇。现在有人总结出心理学研究中的10大神奇发现。

1、出国激发创造力

  该不该出国?心理学研究告诉你。20106月,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心理学教授米歇尔·盖尔范德等人发现,与其他文化的人群进行接触,会提高人们的谈判能力。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3位心理学家同样发现,旅居国外,学习并吸收外国文化,能帮你打开一种全新的思路,从而增强创造力。他们提出了文商”(文化商数CQ)这一概念,并发现CQ在国际谈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好男儿志在四方,这句话果然没有说错,为了让大脑更灵光,有机会还是出国镀镀金!

2、电脑是把双刃剑

  数字时代,电脑游戏成了很多人的休闲伙伴。玩游戏好不好?心理学家争论不休。20103月,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特聘教授克雷格·安德森等人指出,有打打杀杀等暴力情节的游戏会让人滋生暴力倾向。20104月的另一项研究发现,玩PSP游戏机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下降。但是,还有科学家发现,打游戏,尤其是动作类游戏可以让人反应更灵活,是很好的反应能力和准确性训练方法;《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还有一篇文章指出,玩游戏会让人心肠好、更热心。

  看来,电脑游戏还真是把双刃剑!偶尔消遣并无大碍,但切记不可玩物丧志。

3、冲动让人不理智

  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距离到底能变出什么魔法呢?20107月,美国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阿加姆·特罗普和美国特拉维夫大学社会心理学副教授尼拉·利伯曼提出建构水平理论的说法。他们指出,制造一点心理距离,比如想买手机时别马上掏钱,过几天再决定,会让你更抽象地思考,抓住如通话质量好不好这种主要矛盾,而避开如铃声好不好听、颜色好不好看等细节问题和感性的干扰,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当然,过度理性可能变得固执呆板,因此,距离适中,才能英明决策。

4、广告真的不白做

  如今的世界,广告满天飞。无论看电视、看报纸、听广播、上网……广告简直无孔不入。你可能觉得广告只能宣传商品,买东西时,大脑自会有个管家让自己理性消费。而20108月,加拿大瑞尔森大学经济学副教授梅勒妮·邓普斯等人发表在《消费者研究》上的文章表明,给某一商品戴高帽,会激活大脑愉快的情感反射,让你不由自主地对它产生好印象,而忽略其真实的质量。即使你知道它品质一般时,也会屈服于广告的效应,这一过程被称做情感调节,也叫移情,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就是典型的例子。

  原来,广告商们早就开始使用这种神奇的力量,悄无声息地改变我们的购物选择了!

5、花钱过程添开心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对于这句至理名言,心理学家们也力求证实金钱和快乐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联。经过多年研究,如今终于看到一丝曙光。

  20107月,美国盖洛普公司公布了一项大规模调查结果,这项涉及132个国家13.6万人的研究发现,金钱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但对日常情绪的影响极小,这种联系与性别、年龄和社会阶层等因素无关。随后,英国沃里克大学和卡迪夫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幸福感并不在于金钱的绝对值,而是与身边的人相比,是不是比他们挣得要多。此外,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崔维斯·卡特和汤姆·基洛维奇发现,与花钱买到的东西相比,花钱的经历其实更让人开心。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则发现,花钱买礼物送人或者捐款做善事,不仅能让人更快乐,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原来,金钱与快乐还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难免沾点铜臭味了。努力赚钱改善生活质量无可厚非,但君子爱财,取之以道,钻到钱眼里,就得不偿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