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等生”的挫折教育
(2011-09-29 09:54:01)
标签:
杂谈 |
陈辰是个挺争气的孩子。打从上学开始,每年期末,他总能捧回三好学生的奖状。他还成为了父母同事和朋友口中教育孩子的榜样。“你瞧,人家辰辰哥哥成绩多好,要像他学习,好好读书。”
渐渐地,陈辰喜欢上了别人的赞扬。他更加努力读书,去赢得别人更多的赞扬。在赞扬声中,陈辰考上了重点高中、名牌大学,高考时还是当地的文科状元。
他在大学里依然保持着勤奋刻苦的作风,成绩一直很好。不料,马有失蹄,大三那年,一门专业课没有通过,令他大受打击,整个假期都闷在家里,不愿出门。临开学时,他说不想上了。父亲震怒,逼着他去了学校。
新学期开始,陈辰一反常态,他不去上课,整天躲在网吧里玩游戏。终于,由于缺课太多,老师联系上了家长,劝其退学。不过,老师也提醒了家长,孩子一下子变化这么大,又沉溺网络,可能有心理问题,建议看看心理医生。
交谈中,我发现,陈辰的自卑感非常强烈,之前之所以没有表现出来,是因为一直被“好学生”的虚荣感遮盖住了。每个人做每件事,都有内目的和外目的。关于读书这件事,陈辰的外目的过于强烈,一味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同,内目的却明显偏弱,他很少体味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一帆风顺时,他的自卑感一直被虚荣感遮盖得严严实实。可一旦遇挫,自卑感便出来作祟了。他又很缺乏这方面的适应能力。
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如何对抗挫折应该成为一门人生必修课。当遇到挫折时,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非常重要,比如家人、真心的朋友,你可以向他们倾述、求助。当然,外力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没有人愿意永远当你的“垃圾桶”。要想真正走出困局,还需要调整自己的认知,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比如,我刚参加工作时,因为打字速度很慢,老被领导抱怨、批评。我有两个选择,一、逃避这个问题,不打字了;二、业余拼命练习,提高打字能力。哪个办法好?一眼明了。别人的看法我们无法改变,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