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爱孩子非理性吗?

(2011-08-30 13:50:38)
标签:

杂谈

分类: 坐井关天【经典-观点-言论】
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爱得都很深。从我的分析研究来看,父母的爱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理性的爱,另一种是非理性的爱。非理性的爱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私的爱,另一种是有害的爱。

  什么是自私的爱呢?就是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爱孩子。“我想给你穿什么就给你穿什么,想给你吃什么就给你吃什么,想让你上什么样的学校就让你上什么样的学校。”他们不是把孩子当人,而是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私有物,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孩子,想雕成冬瓜就雕成冬瓜,想雕成白菜就雕成白菜。

  孩子还在母腹中,六个大人(祖辈四人、一对父母)就兴奋而急切地为孩子策划未来。从婴儿时代开始,长辈们在物质、金钱上极其慷慨大方,竭尽所能地给孩子提供吃、穿、玩等方面的最佳的物质条件。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普通家庭省吃俭用、砸锅卖铁也要送孩子上最好的学校;条件好的家庭,给孩子买最好的钢琴,请最好的老师,甚至花重金送孩子出国留学。

  无休无止的物质投入、金钱投入、情感投入——不管孩子需不需要,愿不愿意接受。父母自己没能实现的意愿,一股脑地都让孩子替自己去实现,因为这是家庭唯一的希望,所以,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求胜心切、志在必得的家长,一开始就在家教问题上表现出了“三过度”:过度关爱,过度保护,过度期望。

  这些家长以物质、金钱为“胡萝卜”,以高分、高要求为“大棒”,对孩子宠爱至极、高望至极。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的心情也一天天急迫:你长大了,该懂事,该努力,该出成绩了。然而,“骄”“娇”二气十足的孩子是很难承受父母的这份压力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教子方式,不仅不能使孩子理解父母的“至爱亲情”,还使孩子丧失了对父母的尊敬和信任。父母越焦虑,孩子越反感。亲子之间渐行渐远,孩子对父母的感情接近冰点。

  很多家长都大惑不解:“我们给了孩子一切的一切,为什么孩子会这样不理解,甚至仇恨我们?”我对他们说:你们只是给了你们认为该给的“一切”。真正该给的,你们没有给;不该给的,你们却给了。你们爱得太自私,这就是所有问题的症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