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趣谈红楼(系列):贾迎春为何成为贾府的“二木头”

(2011-07-24 10:48:54)
标签:

趣谈红楼

岳晓东博士

贾迎春

懦弱自卑

安全感

杂谈

分类: 坐井关天【经典-观点-言论】

    迎春贵为贾府四春之一,怎么变成了懦弱无能的“二木头”呢?

    其实,迎春的这种懦弱也来自她的自卑。在心理学上,自卑是指个体的一种软弱、无能、低劣或自感不如别人的复合心态。心理学家阿德勒(Adler)认为,自卑情结起源于童年的弱小和无助,加上器质性的缺陷和社会性的挫伤,会使人形成一种复杂的情结。具体地说,迎春的自卑形成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庶出的身份,二是才疏的压力。

    作为庶出的压力,迎春“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其地位与嫡出子女不可同日而语。再加上迎春的母亲早逝,迎春的自卑感觉,可想而知。由于自卑,迎春变得越来越逆来顺受,既不会积极追求自己的需求,也不敢勇敢表现自我的愿望,遇事大多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策略,甘愿做个隐形人。

迎春母亲的早逝,使得她从小就缺乏关爱。在心理学上,一个人的安全感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婴幼儿及童年时代亲密关系的亲疏,其情感依附需求越得到满足,个人的人格发展及亲密关系就越完善。在迎春的成长历程中,其情感依附可谓一直是空白,她从小就失去了母爱,也从来没有得到过父兄之爱。此外,作为父亲的贾赦,则是荒淫好色,不务正业,对子女从来不加管束与教育。作为同父异母的兄长贾琏,也袭承了父亲的好色风流,加上平日里还要为荣国府的事务奔波,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关心这个妹妹。再说邢夫人,虽然名义上是迎春的母亲,却骨子里对迎春充满了仇视,曾冷笑说:“你是大老爷跟前的人养的,这里探丫头是二老爷跟前的人养的,出身一样,你娘比赵姨娘强十分,你也该比探丫头强才是。怎么你反不及他一点?──倒是我无儿女的一生干凈,也不能惹人笑话!”可以说,邢夫人对迎春的鄙视,自不待言。

    作为才疏的压力,迎春在众多出众女子面前,可谓毫无特色。《红楼梦》第十八回中写道,元春省亲,要求“试才题对额”,迎春写了首《性怡情》: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如此的打油诗一首,连探春都不如,更遑论与薛、林争锋了。《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元春让众姐妹猜灯谜,众姐妹都猜对了,唯独她和贾环猜不对。在那种情境下,尽管在表面上,迎春尽量安慰自己这只是“玩笑小事”,并不介意,但其内心的尴尬与挫败感,可想而知。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写道,众人起诗社,李纨听从了黛玉的建议,让每人都起个雅号,迎春却道:“我们又不大会诗,白起个号作什么?“结果还是宝钗给她取了“菱洲”的雅号,才算过了关。由于迎春对诗词不甚精通,也不积极参与,最后只得了“誊录监场”的名头。迎春内心的不甘,不言而喻。

    由于这一切,迎春的情感世界,变得越来越冰冷干涸,个性也是越来越了无声息。平日里,迎春只有呆滞地活着,或是看书自慰,或是顺从从姐妹的安排。在大观园中,她缺乏最起码的安全感,在关键时刻没有人可以替她撑腰,而迎春也只能希求得过且过,尽少惹事出错。由此,当司棋被逐事件发生时,迎春表现出来的无奈与冷漠,完全是其个性使然。但俗话说的好,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迎春逆来顺受的性格,为她后来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

 

文/岳晓东博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