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沙盘小组——主题《挣扎》

标签:
心理沙盘成长领悟小组体验杂谈 |
分类: 伴你同行【体验-咨询-成长】 |
(本博文中的图片和说明内容均经参与者同意后公布,并隐去相关个人信息。未经同意禁止转载和引为其他用途。)
参与者:4人
活动过程:轮流摆放,共同创作沙盘作品
第一轮
第三轮
小组成员为作品命名:
A:《包罗万象》
B:《挣扎》
C:《顺其自然》
D:《最后的宁静》
经商议后,确定共同主题为:《挣扎》
组员经协商后对作品的调整
参加者说:
-
参加沙盘游戏,最初只是玩玩的心态,但在过程中不经意的发现许多原来没有看到的自己。
-
在过程中,曾因某个物品有过不舒服,想到应该对此做出反应,甚至想后面的人要看我如何反应,所以自己更有一种压迫的感觉。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后来回忆起来都让自己觉得挺有意思的,让自己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了解。主持人在这轮结束后起身拍照,我不自觉地把注意力转移到主持人身上,转移到整个沙盘上,不再把目光放在那个物件上,这时我自己不安的感觉,不能说完全消失了,但是也淡化了许多。
-
当面对作品中的冲突时,我决定挑战一下自己,改变随和的一贯风格,在沙盘架犹豫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坚定的选择了对抗,放了下去,放下时甚至有一种快感,一种爱谁谁的感觉,想着这不是在应对挑战,这只是一对游戏的玩偶,一场游戏,想着我放了就是表明我的一种态度,至于结果是什么,我现在不去想了,就是我不能接受的结果,我也不去想。结果和预期的一样,但我却释然了。原来当你能做出最坏打算、最坏预期时,而你又能面对这个最坏预期时,你就可以做行动决定了,表明你的态度,表明你的立场,表明你的行动。即使当你处在弱势地位时,比方说现在按照游戏规则最后一个出牌的人不是你,你不能左右最后的局面,但是你仍然可以以已之力改变或影响整个过程甚至整个结局。
-
最后的分享很重要,从其他人的反馈中得知的,就是当某个挑战对着全体人员时,全体人员都会对这个挑战做出自己的反应,而按照游戏规则,当挑战者只能有一次机会进行反抗时,那所有人员的行为都会对整个结局有影响。
前一篇:你内在的婚姻
后一篇:3-4岁孩子的情感发育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