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万历青花五彩穿花龙纹蒜头瓶说起

(2017-06-14 23:55:53)
标签:

青花五彩

红绿彩

五彩狮球纹玉壶春瓶

五色花

万历

分类: 中国艺术
      《圣经》里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但收藏界每天都在发生新鲜事。近几天,微信朋友圈内刷屏的“新鲜事”是一件出现于法国某拍卖行的明万历青花五彩穿花龙纹蒜头瓶,估价只有区区两万欧元,引起众行家关注,拍前纷纷摩拳擦掌准备一展拳脚,但为避免内部自残,经过各方协调,最终以十四万欧元的落槌价格成交,在业界再次激起“捡漏”的浪花!

http://s6/mw690/00211RTOzy7bSx4WuGN25&690
法国Rouillac拍卖行的明万历青花五彩穿花龙纹蒜头瓶,落槌价140 000 €

http://s13/mw690/00211RTOzy7bSxaI7hy7c&690
法国Rouillac拍卖行的明万历青花五彩穿花龙纹蒜头瓶,落槌价140 000 €

       那么,十四万欧元到底是否捡漏呢?其实,如果对中国古代艺术品拍卖市场比较熟悉的行家很容易回答此问题。据雅昌统计数据显示,从进入二十一世纪开始,明万历瓷器中成交的前十位多数为五彩器物,而最具有万历五彩风格的万历青花五彩穿花龙纹蒜头瓶更是占据前五位左右的位置。请看最近两例:


http://s16/mw690/00211RTOzy7bSxLwH8P9f&690
2010年香港苏富比,成交价:9,380,000 HKD (1,208,238 USD) 



http://s11/mw690/00211RTOzy7bSxXSJ7Q7a&690
2016年香港佳士得,成交价:
9,660,000 (USD 1,251,239)

      不俗表现自然有不俗表现的缘由。常言道:“青花看永宣,五彩看嘉万”。在日本人的收藏圈内,“大明赤绘”风靡不衰早已是公认的事实,只是在我们中国人自己圈内,由于对所为“粗大明”的片面理解,造成滞后效应带来了负面效果。但近十几年来,眼光超前的藏家已看出万历青花五彩的潜在价值,早已开始默默耕耘。

http://s5/mw690/00211RTOzy7bSzIeDsg64&690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台北故宫图片

      五彩萌动于宋金时期的红绿彩,在山西长治的窑口以及河北磁州窑的遗留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出。但是五彩的真正开始创烧,根据现有的资料判断应该是在元代晚期到明代早期。


       日本东京国立美术馆收藏了一件五彩狮球纹玉壶春瓶,高25厘米,胎体较厚,釉面清白莹润,撇口细颈溜肩垂腹,具有元代玉壶春瓶风格;颈部绘制蕉叶纹,蕉叶中心主干双勾留白不填色,具有明代特征;底部不相连变形莲瓣纹(八大码)的画法又是元代风格。综合起来看,这件器物, 虽然耿老在《明清瓷器鉴定》第475页图版注明是元代作品,我倾向于认为应该属于元末明初的重要五彩作品 (也有人称之为红绿彩,见叶佩兰《中国彩瓷》第58页)。文献方面,有明初曹昭在《格古要论-古饶器》条记录:“元朝烧小足印花者。。。。。。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 语带贬义,但也佐证在元代已有”青花及五色花“的存在。

http://s3/mw690/00211RTOzy7bShDgIDw12&690
元末明初五彩狮球纹玉壶春瓶  网路图片

      较早提出“五彩”这个概念的可以在天启间(1621—1627)刊行的谷应泰《博物要览》中看到:“宣窯五彩,深厚堆垛”。上世纪80年代之前,许多学者根据这八个字苦苦寻觅,终不得要领。直到1984年文物出版社的摄影师王露女士为即将出版的《萨迦寺》画册拍摄文物实物,无意间在萨迦寺看到一对精美的青花五彩碗,一只高足,一只短圈足,非常吸引她的眼球,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它们拍摄了下来,回京交给了编辑胡昭静,并协同好朋友,耿宝昌老师的助手陈华莎女士一起找到耿老,最后经过仔细研究,终于确定这两件碗就是传说中大家魂牵梦萦的宣德青花五彩器物。结合史料中记载的明代皇帝由于重视汉藏关系,曾经不遗余力册封和赏赐西藏寺庙及宗教领袖的史实,这两件器物应该是当年宣德皇帝的御赐用品,而且根据其保留的完美状况来看,这两件器物很可能被带回萨迦寺后,在大约六百年当中静静等待着重踏红尘的惊艳一刻。


      后来,在景德镇御窑遗址的明代地层中也发现了类似图案题材的盘子,进一步印证了萨迦寺所发现的器物的真实性。

http://s14/mw690/00211RTOzy7bSshbSKV6d&690
西藏萨迦寺发现的宣德青花五彩碗   网路图片

      宣德青花五彩在600年前的惊艳出场亮相并没有引起世人多少注意是一件非常令人奇怪的事情,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过个中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只想简单地讲可能和社会风尚,心里,习俗以及经济发展有关。试想,明代立国打的是“反元复宋”的旗号,皇家和文人士大夫所提倡以及欣赏的是宋代的沉稳和内敛,不是青花五彩这种热烈奔放带有异域情调的东西,这个从明朝曹昭在《格古要论》中“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的论调中可以看出端倪。另外,明朝立国之初,比较崇尚精简,和明代晚期崇尚奢靡,沉溺道学的风气大相径庭,所以,这种需要二次入窑烧造成本较高的器物无疑不会是官家首选。


      但是到明代晚期,严格讲是到了嘉靖时期,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嘉靖一朝,青花五彩首次超越青花器物成为宫廷御窑烧造最大宗的瓷器品种。据记载,嘉靖皇帝在位期间大约命令景德镇烧制了六十万件瓷器,其中绝大部分为五彩和青花五彩器物。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不同说法,但归其一点应该和嘉靖皇帝痴迷于道教,热衷于炼丹不能自拔最为相关。据史料记载,嘉靖皇帝笃信道教,痴迷于道教炼丹之术并长期服用药丸致使性格变得非常怪癖,疏于治理朝政。特别是由于他对于宫女的折磨达到了非人的成度,最终导致嘉靖21年(1542年)的壬寅宫变,可怜的嘉靖皇帝差一点被宫女用麻绳活活勒死。能够死里逃生的嘉靖皇帝从此更加相信道法,毅然决然两耳不闻朝政,一心只求仙道,并因此下令烧造大量五彩瓷器来满足他道教修行的需要。因为道教有桃木驱鬼,五彩辟邪之说,用五彩在桃木上画符可以驱鬼。五彩的颜色:黄黑,泛指各种颜色,而五种颜色分别代表阴阳五行中的金方位上象征东西中,蕴含五方神秘。

http://s7/mw690/00211RTOzy7bSw6nY1M06&690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苏富比供图

      万历朝(1573-1619)和嘉靖朝(1522-1566年)中间虽然隔着隆庆,但隆庆因为只有短短的六年,所以,在嘉靖一朝开始兴盛的青花五彩瓷器自然而然传承给了万历。不但如此,有明一代的青花五彩瓷器在万历朝达到了顶峰。


如果说嘉靖五彩盛行于皇帝对于道教的痴迷,那么万历五彩则更多基于社会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始于“隆庆开关”后所带来的整个国家经济活动的空前活跃,出口贸易的大量增加,国库充盈,使得明朝国力在万历时期空前提高。万历即位后的前十年,朝政由权臣内阁首辅张居正辅理,此时期明朝的经济快速发展,给万历一朝打下良好基础。有资料显示,万历虽然是明代灭亡的开始,但在万历25年之前,明朝的GDP曾经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甚至达到全球GDP总量的80%,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

http://s12/mw690/00211RTOzy7bSJlhPkveb&690
明万历青花五彩莲荷鸳鸯蒜头瓶,苏富比供图

      有了这样的实力,皇室内奢靡之风开始盛行,皇帝沉迷于酒色,大肆挥霍,并大兴土木。因此也必然造成瓷器需求大增。 据《明史-食货志》记载:“万历十五年,命造十五万九千件,既而复增八万。” 一年烧造近二十四万件瓷器,可以说空前绝后,可见万历奢靡的程度,考虑到万历在位四十八年,由瓷器观全局,一叶知秋,便可以理解何以一个世界第一的强盛国家会戛然衰败下去,当然,这是后话。


      在御窑厂烧造的所有这些瓷器当中,五彩瓷器占据最大宗,成就也最为突出,甚至有人将万历五彩瓷器和成化斗彩相媲美,认为是确立了明代制瓷业的另一个高峰。但是纵观万历五彩,如果要和成化斗彩相比的话,会发现风格上迥异的变化。成化色彩清雅,构图疏朗的特点不复存在,代之以纹饰缜密,绘制精湛,施彩艳丽的华丽风格万历五彩用色丰富,常常把一个色系中的颜色加以丰富变化,如红,黄,褐,紫,绿,淡绿,深绿,伴釉下青花,红色和绿色则往往放在最突出的位置,营造出“龙凤花草各肖形容,五彩玲珑务极华丽”的艺术风格清代陈浏《陶雅》所言五彩能力最大,纵横变化,层出而未有穷也”可以成为这个时期青花五彩器物状况的真实反映


      做为结语,我们再回头看看本文的主题器物 - 万历青花五彩穿花龙纹蒜头瓶。


      比较前文提到的两件分别于苏富比和佳士得高价成交的类似器物,最为可贵的是此件作品造型周正,青花发色浓艳,色彩完整,画工深具时代特征。万历青花五彩穿花龙纹蒜头瓶通常高度在44公分左右,属于瘦高苗条型。根据万历当时的工艺水平而言,很容易出现器型不正的状况。另外一点,由于万历五彩属于二次入窑低温烧造,经过几百年的沧海桑田,大多数都会出现颜色脱落的问题,所以,多数藏家在决定收藏类似器物之前,特别看中五彩的完整性,致使万历五彩“以彩为贵”,能够买到一件色彩保留完整,青花发色浓艳的万历青花五彩典型器物毫无疑问是所有藏家梦寐以求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朗吟阁
后一篇:宣德蟋蟀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