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世民晋祠铭碑拓本,晋祠铭碑

(2013-08-16 10:25:43)
标签:

李世民晋祠铭

晋祠铭拓本

晋祠铭碑

文化

分类: 分享經典拓本
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年),系李世民亲自撰书的原碑,称《晋祠之铭并序》,简称《晋祠铭》。清乾隆挂匾时称为“贞观宝翰”,今人称之为仅次王羲之《兰亭序》帖的行书珍品,模拓流传,从古至今其风不衰;西面则是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由杨育根据旧拓片摹钩上石,刻成的复制碑。《晋祠铭》碑身高1.95米,宽1.20米,厚0.27米,行书,28行,每行44至50字不等,全文1203字,额书“贞观二十年正月二十六日”9字为飞白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块行书碑。

今天与你聊聊《晋祠铭》的详细情况......
《晋祠铭》的书法艺术又如何呢?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同时还是具有较高成就的文学家、书法家和诗人。李世民对书法的特殊兴趣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特别喜欢王羲之的书法,他“尝以金帛购王羲之书迹牞天下赍古书牞诣阙以献;第二,亲自为房玄龄撰的《晋书》作王羲之传,作为皇帝他的这一举作是历史上惟一的;第三,把书法列入科举取士的内容之一。

    李世民非常喜欢书法墨宝,尤其是东晋书圣王羲之的笔墨,他吩咐下人在天下广为收集。每得一真迹,便视若珍宝,经常临摹,体会其中笔法兴意,领略其中天然韵味,不但珍藏在身边,而且经常与大臣如虞世南、魏征等嗟商研讨。他十分珍爱王羲之《兰亭序》的墨宝,每日临摹,长期不懈,据说,太宗死后,把《兰亭序》真迹殉葬于他的墓中。传说,有人盗昭陵时,曾见墓中有 “钟王(王羲之)墨迹,纸字如新”。大概这就是《兰亭序》的真迹,难怪诗人陆游有诗曰:“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正因为李世民有如此雅好,所以,盛唐时书法翰墨盛行一时,唐代书法家人才辈出,朝中大臣也出了几位墨宝大师,如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他们的字作为后代学子学习的楷模,几乎是家喻户晓。



Hi,我正在使用#百度网盘#,给大家分享“魏碑“四君子”--龙门四品拓片.doc”文件,快来看看吧~  http://url.cn/Hka7Zj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