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李美娜

(2021-01-07 19:44:26)
标签:

教学设计

分类: 语文教研组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骊城学区第一小学   李美娜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旷、怡5个生字,会写黎、晕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13 个词语。

重点检查指导“晕”的读音,“黎明、漆黑”的写法。通过自学生字词,锻炼自主识字能力。

2. 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东方天空慢慢变化,夏夜安静的夜晚中萤火虫的动态变化,归鸦和大雁急急匆匆”“比翼而飞时的动态画面,铺满白霜熊熊的炭火的动静描写。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春天黎明的安静:夏夜静谧的氛围,秋天景致的辽阔高远,风声虫鸣背后的安静,手捧炭火穿过走廊时的闲情逸致。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预习反馈

四季一直以来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话题,不同的人喜欢不同季节的景物,不同作家写四季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今天我们来学习外国作家的《四季之美》

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1.多媒体展示作家简介

2.老师相信尽管大家的预习都已经很充分了,我们要想把课文读得更好,和诗类似于中国的散文,请同学们一起聆听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倾听之前老师给同学们布置点小任务

读准字词,读通句子,读懂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

3.字词检测(读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生字难读,来说一说?预设:着实迷人、红晕、凛冽、心旷神怡)

黎明   红晕   漆黑   萤火虫  大雁   夜幕   降临   愈发

心旷神怡放到句子读一读    炭火  火盆  走廊   闲逸   和谐   未免   扫兴

()再读课文, 初步感知

边读边画出作者分别写了四季哪些最美的景致?

学生汇报

预设:春天最美是黎明   天空颜色的变化

      夏天最美是夜晚   夏夜安静夜晚中的萤火虫

      秋天最美是黄昏   归鸦和大雁急急匆匆”“比翼而飞

      冬天最美是早晨  铺满白霜熊熊的炭火

师左侧是季节,右侧是时间段(由此可见作者体会着时间上的细微差别,感受非常细腻)

(三)精读课文,互动课堂

1.多媒体出示第一自然段,讲解黎明,圈出写景的句子,画出关键词,说说你的发现

预设:我发现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都是颜色的词(师:鱼肚色是什么色=白灰色)

引导学生发现是逐渐变化的

指名同学朗读——你喜欢这些颜色吗?读出喜欢——两个一点一点给人什么感受?

全班齐读

想一想:这个作者在黎明的时候是怎样的观景的样态呢?

预设:他的心情可能是很舒畅的,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观心情是很好的(师出示三张图片,指导背诵)

2.作者的观察的视野非常独特,抓住了春天天空的颜色变化,写出它的颜色美,心情就藏在这字里行间

学法指导: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的作用

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春天用了三步走:第一步:读课文;第二部:用颜色美来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三部:想象作者观景时的样态

3.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夏天、秋天、冬天

我会这样说:请大家跟我一起看________,作者抓住_____________,

师:适时引导固然一词表明了作者独特的情趣,抓住夏天夏夜安静的夜晚中萤火虫的动态变化。

固然…………。即使…………(指导朗读与背诵)

4.交流秋天

引导抓住表示时间的词、描写的景物

5.交流冬天

(四)拓展延伸

你喜欢的四季景致是什么?融入动静结合的方法写一写

写一写离我们最近的景致《窗外的树》,再对其颜色、动作、声音、形状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描述,表现景物的动态美以及对它的喜爱之情。(小练笔)

(五)板书:

春天     黎明 

夏天     夜晚  

秋天     黄昏  

冬天     早晨

 

 

 

 

 

《四季之美》教学反思

    《四季之美》是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作品,是《枕草子》(日本平安时代的文学作品)第一卷的第一段内容,文中的艺术感受方式和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日本文化特色。作者用细腻笔触再现视觉形象,表达了自己真切的感受。

     一、教学效果

         依据本文的学习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由扶到放,激发阅读兴趣。

    此环节意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品读进行理解,并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他们的审美情趣,要发现美,感受到美,生活才显得丰富多彩!那么作者眼中的三季又是怎样的呢?一下子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引导赶快走近课文,与文本对话。

    2.自读自悟,深化感受。

     课件出示主旨性问题:默读课文,标画能体现四季之美的句子,在旁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在自学完后创设小组合作交流的氛围,在思维碰撞中去深化对美的认识。接着再次抛出问题:反复朗读,体会每个季节的独特韵味,并试着背诵课文。学生先自由背诵,然后用填空的形式督促快速记忆,最后在班内展示背诵,并选出背诵小明星。这一环节意在培养自学能力的同时又引导去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为今后的学习和理解作好铺垫。评选的环节是让学生感受快速识记的成功喜悦,为培养快速读书捕捉语言并识记的能力做最好的诠释!

    3.小练笔,展示生活之美。

    在积累了丰富的材料之后,我让学生再说一说哪些材料是静态描写?哪些材料是动态描写?并交流讨论动静结合写景的好处。接着创设练笔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一吐为快。学生在交流时也能运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去抓住细节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述,俨然一位位小作家!

    二、成功之处

      本文内容通俗易懂,短小精悍,学起来不费力。整堂课学生们情绪高涨,琅琅读书声不绝于耳!动手能力、吟诵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很好的激发!

   三、不足之处

    每个环节都能让每个学生参与,但是没有深度,学生的理解还停留在表层,对含有深层意思的句子没能预设好的氛围,课堂的层次不够明显。

   四、改进措施

     导入应该贴近生活,如:你眼中的春夏秋冬各是什么样子的?抓住每个季节最典型的事物特点交流。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情绪非常高涨,有的喜欢春天,因为生机勃;有的喜欢夏天,因为百花盛开;有的喜欢秋天,因为果实累;有的喜欢冬天,因为他在蕴藏能力……

    如果再重新上这篇课文,我会在品词析句上下功夫,会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段品读,读出语言的韵律美,为学生的语言交流夯实基础,让我的教学更圆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