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李美娜
(2021-01-07 19:44:26)
标签:
教学设计 |
分类: 语文教研组 |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 个词语。
重点检查指导“晕”的读音,“黎明、漆黑”的写法。通过自学生字词,锻炼自主识字能力。
2. 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东方天空慢慢变化,夏夜安静的夜晚中萤火虫的动态变化,归鸦和大雁“急急匆匆”“比翼而飞”时的动态画面,“铺满白霜”与“熊熊的炭火”的动静描写。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春天黎明的安静:夏夜静谧的氛围,秋天景致的辽阔高远,风声虫鸣背后的安静,手捧炭火穿过走廊时的闲情逸致。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预习反馈
四季一直以来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话题,不同的人喜欢不同季节的景物,不同作家写四季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今天我们来学习外国作家的《四季之美》
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1.多媒体展示作家简介
2.老师相信尽管大家的预习都已经很充分了,我们要想把课文读得更好,和诗类似于中国的散文,请同学们一起聆听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倾听之前老师给同学们布置点小任务
读准字词,读通句子,读懂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
3.字词检测(读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生字难读,来说一说?预设:着实迷人、红晕、凛冽、心旷神怡)
黎明
心旷神怡放到句子读一读
(二)再读课文, 初步感知
边读边画出作者分别写了四季哪些最美的景致?
学生汇报
预设:春天最美是黎明
师左侧是季节,右侧是时间段(由此可见作者体会着时间上的细微差别,感受非常细腻)
(三)精读课文,互动课堂
1.多媒体出示第一自然段,讲解黎明,圈出写景的句子,画出关键词,说说你的发现
预设:我发现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都是颜色的词(师:鱼肚色是什么色=白灰色)
引导学生发现是逐渐变化的
指名同学朗读——你喜欢这些颜色吗?读出喜欢——两个一点一点给人什么感受?
全班齐读
想一想:这个作者在黎明的时候是怎样的观景的样态呢?
预设:他的心情可能是很舒畅的,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观心情是很好的(师出示三张图片,指导背诵)
2.作者的观察的视野非常独特,抓住了春天天空的颜色变化,写出它的颜色美,心情就藏在这字里行间
学法指导: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的作用
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春天用了三步走:第一步:读课文;第二部:用颜色美来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三部:想象作者观景时的样态
3.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夏天、秋天、冬天
我会这样说:请大家跟我一起看________,作者抓住_____________,
师:适时引导“固然”一词表明了作者独特的情趣,抓住夏天夏夜安静的夜晚中萤火虫的动态变化。
固然……也……。即使……也……(指导朗读与背诵)
4.交流秋天
引导抓住表示时间的词、描写的景物
5.交流冬天
(四)拓展延伸
你喜欢的四季景致是什么?融入动静结合的方法写一写
写一写离我们最近的景致《窗外的树》,再对其颜色、动作、声音、形状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描述,表现景物的动态美以及对它的喜爱之情。(小练笔)
(五)板书:
春天
夏天
秋天
《四季之美》教学反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