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李菲2《“漫画”老师》教学设计
(2021-01-04 19:11:51)
标签:
教学设计 |
分类: 语文教研组 |
《“漫画”老师》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漫画”老师》是统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本次习作是一次写人的习作,习作话题为“漫画”老师。此话题限定了选材范围:熟悉的老师形象。“老师”前冠以“漫画”二字,凸显了习作要求----用语言文字突出老师的特点,把老师的形象写得鲜活、有趣,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喜欢写,有内容可写。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第三学段学生的习作有“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的要求。本单元目标之一为“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这一点在单元内第5课、第6课中都有所体现。故本次习作将着力于引导学生围绕人物特点梳理生活细节、典型事例,合理丰富自己的见闻,并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老师,对于老师的衣着、举止能够捕捉到位,而教学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是否能选取能够突出某一特点的细节、事例,还有对事例的描写是否生动。故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围绕教师突出特点,发现能够相应的生活细节,并适当丰富典型事例,对老师的特点进行生动地描写。
【教学目标】
1.能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用一两件具体事例描写自己的老师。
2.能够评价、修改同学和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能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用一两件具体事例描写自己老师的突出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通过具体事件突出人物特点”的写法,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用具体事例描写自己的老师,突出老师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漫画引入,明确习作内容
1.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看漫画吗?
师:为什么?
师:有意思体现在哪里?
师:举例说明。
预设生:三毛,只有三根头发。
2.
这节习作课,我们就借助漫画这两个特点,来写一位自己熟悉的老师,用文字的方式,给老师画一幅“漫画”。
3.提示学生注意双引号,巧借漫画特点来写自己喜欢的老师。
(板书:“漫画”老师)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审题,了解写作意图,指明写作方向。】
二、 启发联想,确定写作对象及其特点
1.
......
2.
【设计意图:通过举例说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明确写作对象及其特点;通过交流、口述,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三、 选择具体事例,突出人物特点
1.
预设:生1:用上心理、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
2.
明确:(1)写一两件能突出老师的特点的事情,事件要典型,详略要得当。
(2) 习作的语言风趣、幽默,让人读起来觉得有意思,喜欢读。
3.
(1) 写一两件能突出老师的特点的事情,事件要典型,详略要得当。
(2)习作的语言风趣、幽默,让人读起来觉得有意思,喜欢读。
4.小组汇报,同学们补充发言,师相机指导。
教师指导:可以猜一猜同学们说得是谁,写得符不符合老师的实际情况,特点是否鲜明,事件是否恰当,语言是否幽默、有趣。如何补充。
举例说明:记得我刚转来这个班的时候,非常胆小,对王老师十分陌生,老师上课提问题时,我几乎没举过手,只是低着头一边默默的思考,一边担心老师会不会叫到我。“张雅楠”老师恰好点到我的名字,那时我吓得心怦怦直跳,生怕自己回答错误,闹出笑话。但是“军令如山”我不得不慢慢的站了起来,吞吞吐吐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声音小得像蚊子哼似的。但老师没有批评我,反而还亲切的对我说:“回答得完全正确,如果声音再响亮些,就更好了。”老师的鼓励像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从那以后,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只要我知道的,我都能积极的举手回答,而且声音响亮,老师和同学都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从她的眼里我懂得了什么叫鼓励。
王老师不但在学习上鼓励我们,而且能包容我们的错误。记得有一次,周文江同学没交作业,但老师在改我们的作业时就发现了。上课时,老师并没有当众点他的名,而是在下课时把他叫进办公室,给他讲了许多道理,他看着老师温情的目光,听着老师那谆谆的教诲。从那以后,周文江同学再也没犯过同样的错误。
(1)
(2)
(3)
5.温馨提示:本次习作是写一位自己喜欢的老师,要把老师写得“可爱有趣”,避免借机“丑化”老师,写出老师鲜明的个性,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设计意图:在确定写作对象及其显著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筛选出印象最为深刻、最能体现老师特点的材料来写作,在此基础上加以指导,使学生写出来的作品更加生动。通过小组讨论,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学习他人好的刻画人物的方法。结合例文启发学生习作思路和写作方法,在有效的时间内写出习作。】
四、我手写我心,用文字“画”老师
根据刚才组织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老师的特点凸显出来,将突出老师特点的事件写清楚,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文章吸引人。
五、 师生分享习作,强化交流沟通
1.
2.
3.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分享习作,强化交流沟通,从学生的习作成品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修改,让全班同学参与其中,加强学生自我修改和与他人互动修改的能力培养,保持学生良好的习作修改习惯,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六、小结:
这节习作,我们给老师“画”了一幅“漫画”。在画漫画的同时,我们抓住了自己喜欢的老师的突出特点,同时也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可以课下将自己的习作读给自己的老师听,然后再把咱们全班的习作编辑成文集,作为教师节献给老师们的礼物。
【板书设计】
“漫画”老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