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陈丽娜组内研讨课《搭船的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0-12-28 15:22:32)分类: 语文教研组 |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研究团队】三年级十名语文教师
【授课教师】陈丽娜
【授课时间】2020.10.29
【授课内容】《搭船的鸟》第二课时
【授课之前的集体研讨】在教学中,应以朗读为主,让生读中知文、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并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语感;通过欣赏、扩展练习等增加学生的信息量,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产生观察之趣,进而学会写作。
【教材理解】本文是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立足生活、放眼自然,旨在寻找和发现更多的美。同时结合不同的文本,让学生体会坐着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奇妙发现和感受,体会文字的表达效果。进而通过例文研读,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这篇课文篇幅不长,但却是学生认识“细致观察”的第一篇文章,要通过阅读分清一般叙述和细致观察的区别,进而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这份细致所在及其表达效果,初步了解细致观察可以从环境、外形、行为入手,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能够抓住重点词语联想动态情景,体会文中这只鸟儿的伶俐,感受作者文字的准确性。本文能够激发在生活中观察的意识,提升观察和描写的能力,既有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又有利于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和方法提升。
【设计理念】
1.双线提升:既要感受到作者观察的细致,又要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语言的美。
2.实践学习:指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观察的细致之处,进而阅读和品评拓展作品,感受细致观察的妙处。
【学情简介】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只搭船的鸟外形特点和捕鱼本领,感受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2.能够结合文本认识细致描写,指导细致描写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入手,例如鸟儿的外形和动作等。
3.通过品味带有动作的重点句,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感受翠鸟的敏锐、伶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认识并品味细致观察,了解观察的不同角度,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感受细致描写中语言描述的准确性。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直观教学法;3.以读代讲法。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词语检测:搭船
静悄悄
2. “搭船的鸟”指的是翠鸟,题目的特别之处,体现了作者与鸟相遇的方式,随机观察的好习惯。
二、学习课文:
1.认识细致观察,体会语言差异:
(1)在文字描述中,有时候我们选择简单描述,有时候就要细致观察了。看看大家能不能分清楚这两种方式。
“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属于细致观察,因为“打”字带来的力度,“沙啦沙啦”听到的声音。
(2)教师小结提示:只要是用准确的词语描述事物具体的一方面,就是细致观察。第一段对环境和船夫做了细致观察。
2.寻找细致观察,体会语言魅力:
(1)自读课文其他段落,在你认为是细致观察的语句旁边标注“Δ”,看看作者还对哪些事物做了细致观察。
(2)同桌交流:说说你的阅读发现,把句子读给同桌,说说细致在哪里。
(3)全班交流:
预设2:翠鸟捕鱼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课时,没一会儿,它飞起来,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抓住了翠鸟的动作来写捕鱼的过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嘛?
(教师引导想象画面,体会翠鸟的敏捷伶俐。)
对比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的最妙?“冲”的力量和速度,“吞”所展现的整个、快速吃下去的样子。
教师小结:描写一只鸟,外形和动作都可以很细致。
三、拓展阅读:
四、布置作业:
1.阅读一篇写小动物的文章,看看哪里做了细致观察。
2.尝试自己观察一处景物或者一种动物,尽量做到细致观察,看看有没有奇妙的发现,写下来。
【板书设计】
15.搭船的鸟
【教学反思】
《搭船的鸟》教学反思
一小
“翠”字是本课教学中要掌握的一个生字,学生要正确书写理解。在指导书写时先让学生通过字源认识“翠”,而后对比理解“翠”字。在理解“翠”原义基础之上,扩展为生活中见到的与“翠”相关的事物,将课内与课外进行迁移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