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李美娜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2019-12-11 14:56:09)
标签:

教学设计

分类: 语文教研组

一、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板块。交流平台教给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学习方法。识字加油站中认识和识记蔬菜。词句段运用教会学生使用生动的俗语和学习表达不同的心情。日积月累旨在积累八个字成语。

 二、学情分析
    阅读文章时学会用批注的方法,本单元课文交流平台"进行了学习和总结。俗语学生平时关注得较少,把俗语用贴切,是教学和日常生活都要重视的。选表达心情的词语用描写动作来表现这种情感是一个难点。
 
三、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批注法阅读文章。
    2.学会围绕重点词语写一段话。
    3.理解、背诵成语。        

4.通过具体动作的刻画表达人物心情。

 5.感受俗语和成语的魅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
    重点:围绕词语写一段话,通过具体动作的刻画表达人物心情。

难点: 通过具体动作的刻画表达人物心情理解、背诵成语。
   五、 教学过程
   (一) 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学习内容,我们学会了怎样做批注,现在就请大家说一说自己做批注的方法。 

预设:写旁批、划横线,还可以写心得、感受

师适时补充:批注的符号、位置、类型及内容(课件低2.3张展示了解)
 2.同学们说的很好,交流平台主要讲了什么?概括出来。 (批注法来阅读文章)

 3.用这种方法对文章作批注。 
 (1)阅读文章要在什么地方作批注。 
 好的地方(词用得好、写得生动);有启发的地方、有疑 
 问的地方、重点的地方(中心句、中心词、文章的关鍵 
 (2)批注的方法:画一画,写ー写。 
 (3)作批注对学习有什么好处。 
 4.同桌交流自己作的批注,了解别人的想法,给自己带来启示。 

师,交流平台我们对批注进行了整理,同学们,读书其实就是读自己,,读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给文章做批注就是很好的阅读方法。

一片片精美的文章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一种种蔬菜丰盈我们的物质生活。让我们一起逛逛菜市场。

下面我们看一看下面的字有什么规律? 
(二)
 识字加油站 
 1. 课件出示词语,加图片,同学看图片上的事物,你在超市中看到它们摆放 
 在哪个区域?它们分为哪一类? 指明认读生字,师适时纠正
 学会归类是认识事物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2加点的字,你有什么发现? 
 它们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形声字

师:那么“韭“椒””为什么不是草字头呢?
 3同桌交流识记方法。
 4.在生活中积极主动识字。 了解之后我们在来读齐读。认识这些生字。

5.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其他生字??或者老师准备点图片名称
 生活就像一本大的识字表,可以帮助我们识字,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词语等着我们去探索呢。

(三)词句段运用

1.检查预习,查字典

 打头阵: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比喻冲在前面带 头干 
 挑大梁:比喻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 
 占上风:指占据有利的地位,处于优势。 
 破天荒:借指事物第一次出现。 
 栽跟头:摔跤,跌倒;比喻失败或丢丑 
 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 
 开绿灯:比喻准许做某事或未某事提供方便。 
 碰钉子:比喻遇到拒绝。 

指名读一读,说说这些词语的共同点(一个动词加个词语)

这样的词语叫双关语。那他们是什么意思呢?

2.读完这些词语,了解了他们的意思,读起来怎么样?(有趣,形象生动)用自己的话说一句话。

3.我会用

词语练习、创设情境运用(课件6)综合练习
 课件出示:今天劳动,(打头阵),带领 大家一起干。小明做事总不积极,从来都是 (敲边鼓),(破天荒地要求(挑大梁) 他怕老师不同意,(碰钉子),请小红一起 找老师请战,老师满口答应,为他(开绿灯) 他决心大干一场。 
 师小结:同学们,一个个词语浸润着我们的生活, 个个传神的动作又可以传递一个奇妙的词汇,你信吗?

4.选一个词,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它。 
 a.读这些词语,有什么发现。都是表达心情的。 
 害怕生气自豪快乐着急伤心 
 b.读例子,用动作来表达情感。 
 你体验过哪种情感,动作是怎样的,和同伴交流,用动作表达出 
 c.让同学们演一演,学一学,再写ー写。 

(四)日积月累 
 1.先读正确,再了解成语的意思。 
 2.你说我答,谁最棒

 3.交流自己搜集的成语。 
 4.抄写成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