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国学郭建平《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教学设计

(2019-07-02 15:43:24)
分类: 国学
“学做《弟子规》”教学设计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郭建平
一、复习导入
1. 对上一堂课的学习还有没有印象?(读背:“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2. 劝谏父母或他人的过错时,要注意什么?(注意存心、用对方法、用对时机、要有耐心、值得信任)
3. 平时要多观父母、他人的功,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批评和指责。修正自己的不足。
二、感动分享:父亲的谎言(图文、视频)
三、新授明理
1. 读句: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释义:父母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地照顾,一旦病情严重时,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
2. 故事链接:《二十四孝•亲尝汤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四儿子,他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每次煎完,自己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就是晚上也守护在母亲的床前,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文帝死后,后人为了纪念他的仁政和孝道,将其列为二十四孝之第二孝。文帝贵为天子,他侍奉母亲能做到如此尽心尽力,可以说,他为天下人做出了榜样。所以形成了“文景之治”的辉煌盛世。
3.  2000后的今天,我们要不要向汉文帝学习?视频:《“最美孝心少年”覃(qín)可欣:和妈妈一起面对所有困难》
讨论:视频中的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在感动之余,还有什么想要表达?
4. 今天,我们学习了“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汉文帝的孝行,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特别是两个感人的视频,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一个是父亲为烧伤的女儿提供植皮手术的皮肤,另一个是女儿为患白血病的妈妈提供配型干细胞。结合这两个故事,你又体会到了什么?你有自己的故事与伙伴分享吗?(亲情的可贵、互相的付出。)
四、指导力行:(小讨论)
1. 在我们眼里,父母都很年轻健康,但人的一生都免不了生老病死。(举例)假如你的父母生病了,你的心情如何?你会怎样照顾他们?
2. 学了这一课,我们该怎么力行?是不是要等父母生病后才能做?
3. 回去后,你想为父母做些什么?
4. 今日牢记:尽孝不能等。
五、作业
1. 用心体会父母的苦处、长处、好处,改善我们对父母的孝行。
2.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3. 背诵《弟子规》“入则孝”、《论语》“述而第七”第1-10小节。
4. 每日填写善行日志,分享善行。
教学反思:教学时,我主要通过反复朗读以及对经文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在父母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岂能因为事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 我们应该不分白天或夜晚,都应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并让学生回想:我们小时候生病的时候,父母半夜不晓得要起来看我们几次,看我们有没有踢被子,摸摸看我们的额头,看我们有没有发烧,所以我们要感念父母的照顾之恩。最后通过小话剧的表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从而让学生明白,自己长大后也要好好的照顾父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