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群文阅读《诗中会柳》教学设计史英美

(2019-06-25 20:58:22)
标签:

教学设计

分类: 语文教研组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群文阅读

《诗中会柳》教学设计

史英美

教学篇目:

《青门柳》(白居易)

《柳》(郑谷)

《青玉案》(贺铸)

教学目标:

  1.利用译文、诗中柳的意象描写与师生交流等增进对诗词的理解。

2.通过把握诗中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激发对诗歌学习的热爱。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把三首诗词读准确,了解诗词大意、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2.教师准备:研读文本,制作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柳

看见这个字,大家想到哪首关于“柳”最熟悉的诗

引导学生背诵《咏柳》(唐   贺知章)

2.柳的简介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群文阅读,请读课题:诗中会柳(会:体会,领会)

板书:诗中会柳

二、预习反馈

指名读三首诗词

青门柳

    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青玉案

 北宋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三、柳的寓意

(一)学习第一首《青门柳》

1.指名读第一首。

2.请你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指名说。那么诗中人们送别有人的方式是怎样的?用横线画下来。

长条折尽减春风

3.思考:人们为什么用这种方式?

“柳”“留”二字谐音,表示挽留之意,在我国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学到这里你有没有想到以前学过的诗词中用“柳”表达惜别意思的。(《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再给大家拓展一下,古代柳又称小杨或杨柳。

(二)学习第二首

1.指名读第二首。

2.谁能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那诗人又是通过什么来表达他的思乡之情呢?对,还是柳。

柳树枝成丝条状,丝通,故有思乡之意;柳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4.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5.大家想到以前学过的哪首借柳表达思乡之情?

(三)学习第三首

1. 指名读第三首。

2.谁来试着说说这首词的大意。

3.这首词中,作者借柳表达怎样的感情呢?你从哪句看出来的?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形象地诠释了贺铸“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背景

”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柳絮飘飞在农历三月初的谷雨前后,虽说是“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季节,但那个季节大自然还是比较萧瑟的,柳絮扑面还是有些凉意的。再加上柳絮飘忽不定,蒙蒙迷离,因而多给人一种飘零、无情、悲凉的感觉。

4.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四、诗中品柳

大家发现这三首诗词有什么异同点吗?

 

相同点

不同点

《青门柳》

诗中都描写了柳这个意象

表达挽留,惜别之情

《柳》

表达思乡之情

《青玉案》

排遣忧愁。

 

五、学以致用

下面这些诗句中的柳分别表示什么寓意。

1. 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

2.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3.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4.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6.梅花落已尽,柳花随风散。

六、拓展

意象

寓意

思乡之情

松、梅、竹、菊

高洁品性

落花、流水

表忧愁

漂泊与自由

……

……

 

七、整合感悟

意象,承载着诗人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我们要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志趣,就要仔细品味意象和意象的含义。

柳是中国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蕴含非常丰富的常见意象。老师跟大家分享学习了其中最主要的三层意思,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探索关于柳或其他意象在诗歌中的含义。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品读诗词时要把握主要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结束语:我国的诗词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在诗歌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