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英美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绿山墙的安妮》好书推荐课教学设计
(2018-12-28 10:35:20)
标签:
教学设计 |
分类: 语文教研组 |
《绿山墙的安妮》导读课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课外书屋推荐阅读名著《绿山墙的安妮》。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阅读的能力,本课主要是借助学生已有知识与能力,把读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自读交流,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课外阅读的热情,走进书本,感受安妮的成长经历,体会安妮及她身边的人的美好心灵。
教学目标
1、了解《绿山墙的安妮》的主要内容、文学价值。
2、通过欣赏和导读,指导、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3、通过本书的欣赏和导读,学到一些阅读外国经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准备
《绿山墙的安妮》阅读材料教师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主题导入
同学们,本周我们学习了第三单元。(指生说单元主题)
其实许多文学作品都动情地歌颂了人的美好心灵。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书,让我们共同徜徉书的世界。
二、看插图,了解主要角色及大概内容
1、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女孩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2、最近老师认识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女孩,她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笑容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特别向往着能和这样一个孩子做朋友。你们想认识她吗?
3、看,就是她!这个小女孩就是安妮。我们和她打个招呼吧!
4、从外表上看,安妮有什么奇特之处呢?猜猜看,她会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5、如果有这样的一个孩子来到我们身边,你猜会怎样呢?(学生猜想内容。)
(设计理念:让学生观看图片,从外表、穿着打扮来初步分析安妮的性格,引发他们的好奇,从而激发学生认识安妮的浓厚兴趣,为下文的导读做铺垫。)
三、读片断,感知故事内容
1.林德太太失败的拜访
2.绿山墙的安妮长大了
(设计理念:通过对课文经典片段的阅读、猜读、分析、理解和讨论,了解安妮的性格特征和优秀品质,学生和安妮引起共鸣,产生和安妮交朋友的强烈愿望,进而激发孩子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
四、推荐书籍《绿山墙的安妮》,认识作者
想知道故事的结果,就让我们课后去读一读蒙哥玛丽的这本《绿山墙的安妮》,老师相信,除了故事本身,你们应该还能读出更多!
1、简介价值(出示封面)
2、了解作者
介绍蒙哥马利(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3、全书导读
1904年春天,蒙哥马利偶然间翻阅一本古老的随笔,其中记载着一对年老的夫妇,想收养一个男孩帮忙农事,却阴错阳差地收养了一个女孩的故事,因而触发她的灵感,开始撰写《绿山墙的安妮》,1905年10月完成。故事讲述的是一对上了年纪,家住亚芬里小镇绿山墙的独身兄妹马修和玛丽拉,为了给患有心脏病的马修找个帮手,他们打算从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的竟是一个满头红发、说起话来喋喋不休的十一岁女孩安妮。安妮天真热情,虽然身世凄凉,历尽苦难,但她满脑子都是浪漫的想象,也因此给自己惹来了一连串的麻烦。她不断地闯祸,也不断改正错误。在朋友、家人和老师的关爱下,安妮渐渐变成了绿山墙里快乐成长的小主人。她聪明而勤奋,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学,但在马修去世后,为了照顾玛丽拉,她坚决地放弃了到大学深造的好机会。
4、主要人物及关系
3、读目录,提出问题或猜想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了解了小说的内容简介,我们再去看看目录,相信能帮你更多的了解这本书。(出示目录)
请大家阅读目录,看看你从目录的描述中能提出什么问题,能了解到什么?例如:
安妮在绿山墙的生活多姿多彩,她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你能不能根据目录猜想一下呢?(出示目录)
同学们的猜想更加激发了我们阅读的欲望,大家是不是迫不及待想去读一读呢?就让我们走进绿山墙,走近安妮,让安妮带我们去认识更多的朋友,和她一起成长。
五、你眼中的安妮
通过这节课的了解,你眼中的安妮是什么样的?写几句话。
六、总结延伸
这节课很高兴和同学们徜徉在绿山墙,和安妮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本好书能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人的命运,老师想说《绿山墙的安妮》就是一本好书,课后,让我们进一步走近它,感受它的魅力。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罗曼罗兰的名言“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