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魏文娜《角的度量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4-12-26 14:50:27)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数学教研组 |
【授课教师】魏文娜
【授课时间】2014—10—29
【教材理解】《角的度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时,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测量中的学习内容,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条件。
【设计理念】教材在编写上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就是希望学生能在动手操作中实现由静止的课本知识向动态的学生探索活动进行转变。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从各种学习方法着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学情简介】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学生已探究过角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可以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目标】1、复习回顾角的度量的相关知识,熟练量角和画角的方法。
2、经历角的度量相关知识的回顾,体验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回顾整理角的度量的相关知识。
难点: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归纳、对比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板、量角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用五角星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与复习的数学知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回顾整理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回顾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小组长作好记录。
2、分小组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直线
射线
线段
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
|
平角=180°
1平角=2直角
学生说一说量角和画角的方法、步骤。
(设计意图:复习课的目的在于整理、梳理知识,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能清晰的建立知识网络。它不是“炒冷饭”的代名词,而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好机会。因此把知识网络的建构充分放手给学生,教师适时点拨,既能培养学习自主探索能力,整理归纳能力,又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点复习
1、用量角器画出70°、145°的角。
2、用三角板画出120°、15°的角。
自己动手画一画,说一说你是怎么画得?小组内订正检验。
3、做课本练习五第4题。
先自己做,说一说你是怎么思考的?再集体订正。
4、做课本练习五第5题。
(1)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下面度数的角吗?
90°
(2)找一张圆形纸对折3次后展开,找一找能得到哪些度数的角,让学生充分发言。
(设计意图:复习课的意义在于把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部分题目,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和学生的弱点进行强化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释疑解难、查漏补缺,既使学生形成的认知结构稳固定型,又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自主简评
1、填空。
(1)90°的角叫(
180°小的角叫(
(2)一个周角是(
(3)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角的(
(4)9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
2、判断。
(1)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叫1度的角。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系。
(3)平角是一条直线。
( 4 ) 大于90°的角叫钝角。
3、把各角按要求填入方框内。
50°
4、课本练习五第1题。
5、(选做题)利用有关角的知识设计一个你喜欢的图案。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目的在于检测,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评价。通过不同层次的题目让学生知道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还有待加强,正确的评价自己,完善自己。)
【板书设计】
直线
射线
线段
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直角=90°
平角=180°
1平角=2直角
学生说一说量角和画角的方法、步骤。
【教学反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