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爱香五年级科学《传热比赛》教学设计

(2014-12-23 15:59:47)
标签:

教育

分类: 科学教研组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传热比赛》创新实验课

                  骊城学区第一小学      纪爱香

一、教材分析:

传热比赛第一部分活动1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热可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的部分,从而对物体的热传递有一定认识。课本上为学生设计的实验为在长条铁片上用凡士林分别粘三根火柴,或在金属杯上粘豆子,然后加热。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这个实验有两点不足:(1)凡士林的用量不好把握,只能用眼睛估量,粘的多少往往控制不好(2)凡士林粘上后,同学的手稍微动一下,就可能掉下来。所以本课是在学生做完实验后的一个创新实验课,对热传导的实验进一步改进、设计。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计实验证明要研究的问题。

2)能对实验现象进行预测,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3)能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其它同学一起探究热传递现象。

2)能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其它同学进行交流。

3、科学知识目标:进一步理解什么是热传导。

4、科学、技术、环境(stse)目标:能解释生活中更多的热传导的现象。

三、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热传导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热传导实验的设计与控制。

五、实验器材:粗铁丝(自行车废旧辐条)、吹塑纸片、酒精灯、三脚架、圆形(方形)铁片、万紫千红擦手油、纸杯。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知识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人类只有不断创新,才会登上科学的高峰。今天老师接着带领大家在科学的海洋里去探索。

(二)新授:

1、寻找课本上实验的不足:

(1)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的方法了解了热是怎样传递的。谁来说说?

(生:热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在同一物体中,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2) 师: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它有不足之处,你发现了吗?(生:1、凡士林的用量不好把握,只能用眼睛估量。2、凡士林粘上后手稍微动一下容易掉。)

2、根据材料设计创新实验:

(1) 师:我们有没有办法弥补这些不足呢?老师这里有一组材料:粗铁丝(自行车废旧辐条)、吹塑纸片剪成的苹果图形(布置班级文化剩下的)、酒精灯。根据这些材料,你能不能设计出新的实验方法呢?

(2)同学讨论、合作设计方案。(用粗铁丝把吹塑纸片穿起来)

(3)教师出示第二组材料:酒精灯、三脚架、圆形(方形)铁片、万紫千红擦手油。

4)同学合作设计第二个方案。(把擦手油涂在圆形铁片上,放在三脚架上加热。)

3、小组讨论选择哪个实验,各组领取实验器材。

4、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找出这节课的创新实验与书上的实验相比有什么优点。

学生讨论得出:

1)粗铁丝穿吹塑纸实验优点: A容易控制,穿的孔距上方的距离可以用尺量,而凡士林的量只能用眼睛估量;穿好后,即使手动动一点,吹塑纸片也不会掉下来。B:取材方便、变废为宝,用的全是废旧物品。

2)加热擦手油实验优点: A 能亲眼观察到热向四周扩散  B简单易行,在家用易拉罐剪成圆形图上擦手油或蜡用蜡烛加热也可以。

6、进一步探究:

1)在带开口的铁圈上挂两个吹塑纸片,分析哪个先掉下来。

 

(2 ) 学生猜想。

3)教师实验,同学观看实验。

4)学生分析实验。(证明热是沿着物体进行传递的,而不是离火焰近的就先掉。)

(三)课外拓展:

师:科学是很神奇的,里面有很多的奥秘。老师这有一个纸杯,你能用它来烧水吗?我们课下再探究,明天再告诉老师好吗?

 

七、本课的创新之处:

1粗铁丝穿吹塑纸实验优点:

1)容易控制,穿的孔距上方的距离可以用尺量,而凡士林的量只能用眼睛估量;穿好后,即使手动动一点,吹塑纸片也不会掉下来。 

2)取材方便、变废为宝,用的全是废旧物品。

2、加热擦手油实验优点:

1)能亲眼观察到热向四周扩散 。

2)简单易行,在家用易拉罐剪成圆形图上擦手油或蜡用蜡烛加热也可以。

3、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并且探究活动从课上一直延伸到课下。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传热比赛》创新实验课

 

 

 

 

 

 

 

 

 

抚宁县抚宁镇第一小学

 

 

 

 

纪爱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