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溶洞里的钟乳石》史广文教学设计

(2013-01-07 08:43:47)
标签:

校园

教育

分类: 科学教研组

《溶洞里的钟乳石》教学设计

骊城学区第一小学   史广文

【教学内容

冀人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5课,《溶洞里的钟乳石》,第67-70页。

【授课时间2012.6.

【教材理解《溶洞里的钟乳石》继续引领学生探究自然力量对地表变化的影响,通过美丽的钟乳石图片,提出“钟乳石是如何形成的”进入活动,“猜钟乳石的形成”,结合实验进行有根据的猜想。然后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完成钟乳石的形成实验,进一步推出钟乳石的形成。通过阅读科学在线,是学生对钟乳石的形成有了更深的理解。

【设计理念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实验视频体会自然界中钟乳石的形成。教学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使学生增强理解问题的能力和信心。感慨大自然的神奇。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经过了两年的科学课程的学习,他们这个年龄对于大自然的变化非常感兴趣。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的研究。我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引领学生观看图片和实验,探索大自然奥秘,进一步感悟各种自然力量包括温度变化、水、空气等外力对地表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钟乳石的有关图像提出关于钟乳石的各种假设。

2、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3、能用文字的语言赞美钟乳石构成的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景象。

4、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5、能用自己的话解释钟乳石、石笋以及石柱的成因。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关于钟乳石形成原因的猜想和模拟实验等探究活动,初步认识流水的侵蚀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方法谈话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石灰石、稀盐酸、滴管、盘子、尽可能丰富的钟乳石图片、视频资料。

烧杯、玻璃瓶、碟子、曲别针、线绳、苏打晶体、蒸馏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一、引入新课

(神秘地)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宝物(出示钟乳石),瞧,有谁认识他吗?

回答:(预设)钟乳石

 

钟乳石实物导入,吸引学生,引出课题。

哦,你在哪见过它吗?

回答:(预设)我去某地旅游,在那里的溶洞中曾见到过。

你能赞美一下那里的山水吗?

回答:(预设)桂林的山水很美。

确实是这样。老师手中拿的这块钟乳石就是到桂林游玩时朋友送的。

我们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里的美丽景色吸引着众多的游人。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其他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桂林看过那里的山和水的?举手示意我一下,谁能说说那里的气候环境?

回答:(预设)那里的气候闷热、多雨,我们去的那几天就下了三场雨。

去过看过桂林的同学用语言赞美了崎岖不平、怪石林立的桂林山水,并感受了大自然的神奇。我们没去过桂林,没看过钟乳石的同学也不需要沮丧和失望,因为这节课我要带领大家看一看桂林山水,去看一看溶洞里的钟乳石。(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猜测钟乳石的形成

(课件出示图片后总结)桂林山美水美,怪石林立,这和它常年温暖多雨及石灰岩地形是分不开。那里溶洞中的钟乳石随处可见。通过观看,你都看到了什么,谁能形容一下钟乳石的美。

回答:(预设)我看到了漂亮的石花。我看到了形态各异的石幔和石柱。

能用语言赞美钟乳石构成的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景象。

同学说的都很好,这些钟乳石真是太漂亮了,好像把我们带进了人间仙境。那这些漂亮的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呢?

为了便于大家猜想,老师给同学温馨提示。(出示课件)钟乳石主要存在于南方这说明钟乳石形成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是人为的力量形成的吗?那是靠什么力量形成的呢?在短时间里能形成吗?

讨论、交流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组织学生汇报,总结同学们有关钟乳石的猜想:桂林位于我国南方,那里常年温暖多雨,再有就是那里是石灰岩地区。钟乳石靠自然力量形成的,在短时间内不能形成。

汇报

能通过观察钟乳石的有关图像提出关于钟乳石的各种假设。

我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可结合下面的实验进一步验证。上学期我们学过各种岩石时,曾做过这个实验,向石灰岩上滴加稀盐酸,有什么现象着?

回答:(预设)有气泡冒出

请同学们拿出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实验材料,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材料(师边指同学们边说):烧杯、石灰岩、稀盐酸。请同学们注意听清实验方法:把稀盐酸倒入到盛有石灰岩的烧杯中,然后同学认真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除了有气泡产生溶液还有什么现象?

以组为单位完成实验,汇报实验现象:烧杯中的溶液变混了

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你知道为什么变混了吗?

回答:(预设)石灰岩溶解了。

石灰岩溶解了就会沉积下来,如果水分蒸发了,慢慢的就会越沉积越多。其实自然界中的石灰岩也会发生类似的反应。我还有一个疑问,大家想一想,在桂林石灰岩到处可见,可自然界中的酸是哪来的呢?

回答:(预设)雨水中的。

解释:自然界中的正常雨水因为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会是得显一定的弱酸性的。石灰岩不断地被河水溶解,流经某地条件改变又会沉积下来形成各种各样的钟乳石。

 

2、自制钟乳石

自然界中钟乳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很难看到钟乳石的形成过程。但我们完全可以在实验室里来模拟钟乳石的形成过程,但这个模拟过程也需要近一周的时间。老师课前做了这个模拟实验,并把过程拍成了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进一步理解钟乳石的形成过程。

 

能用自己的话解释钟乳石、石笋以及石柱的成因。

出示课件  钟乳石的形成(讲解材料、步骤、现象)

 

为了让大家更形象的了解钟乳石的形成,我们一起来看一段短片。观看短片时,请大家注意,短片中除了介绍钟乳石的形成,还提到了哪两种事物,他们又是怎样形成的。(播放短片——钟乳石的形成)

师:短片中除了介绍钟乳石的形成,还提到了哪两种事物?

 

回答:(预设)石柱、石笋

他们是怎样形成的?

在水底落到洞底的地方,水滴留下的沉积物逐渐往上堆积,就形成石笋。当钟乳石和石笋相接到一起时,便形成完整的石柱。

钟乳石就像冬天里挂在屋檐下的冰柱,从上面垂下来,石笋就像春天从地面下“冒”出来的竹笋。二者连起来就是石柱。大自然的力量真是神奇!有时间可以让家长带我们去桂林、云南的溶洞看看。

师:石笋和钟乳石每年只增长1毫米左右,照此计算老师手中的这段钟乳石的年龄比在座的每一位,包括老师的年龄大许多。

 

进一步理解钟乳石、石笋以及石柱的成因。

组织学生默读课本70页科学在线——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

 

三、谈收获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节课就要过去了。我想大家都有一定的收获。谁愿意把自己的收获说出来,让大家也感受一下你收获的喜悦?

 

回答:(预设)我知道了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

我知道了石笋和石柱的形成过程。

我很愿意和其他同学交流合作,我很高兴。

生:我很愿意动手实验。

回顾本节课,形成知识和能力

这节课我们班谁表现的最好?

我认为××表现的最好,因为他上课认真听讲;我认为××表现的最好,因为他回答问题积极。

看到同学们有这么多收获,看到了你们的进步,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老师期待着下节课和大家继续探究和学习!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形成环境    温暖多雨的石灰岩

15 溶洞里的钟乳石     形成力量    自然力量

                     形成原因    溶解   沉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