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F12009(psp)

(2013-09-30 00:35:49)
分类: 游戏
http://tieba.baidu.com/p/665484711?pn=1测评

游戏模式丰富 生涯模式中,玩家可以自建一名车手,通过努力,加入适合自己的车队,接着完成09年整赛季的比赛,来角逐车手总冠军的称号。除此以外,还有70场挑战赛,17场计时赛,冠军之路模式等等。

http://psp.tgbus.com/UploadFiles/200911/20091121143534879.jpg










回复 收起回复
  • 17楼
  • 2009-11-22 11:09
随后就可进入主选单了。其中包括:

※Quick Start-快速比赛模式:选择车手及跑道,快速开始一场比赛。
※Single Player-单人游戏模式:其中又包括生涯模式,冠军之路,挑战赛等等游戏模式。
※Multiplaer-多人游戏模式:与朋友开始联机游戏。
※Options-选项:可以对档案,控制,屏幕显示,以及驾驶辅助设备进行设置。
※Records Room-纪录室:可以查看游戏的完成度,获得的奖励等等。

选择单人游戏,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种游戏模式,分别为:

※CHAMPIONSHIP-冠军之路:选择一名真实车手来参加09赛季的F1比赛。
※CAREER-生涯模式:自建一名车手,参加09赛季的F1比赛。
※CHALLENGE-挑战赛:由计时点赛,超车赛等等小的比赛组成。
※TIME TRIAL-时间挑战赛:选择一名真实车手来挑战最快单圈。

选择生涯模式,首先我们可以看到INBOX,也就是我们的邮箱。车队信息,新闻,私人信件都要在这里察看。旁边有*号,代表有新的未察看邮件。进入后我们可以看到宝马车队和红牛二队抛来的橄榄枝,信件内容均是邀请玩家加入其车队。

选择一个你相对喜欢的车队,回复他的邮件。接着回到生涯模式选单,选择NEXT SESSION,即可参加车队的考核比赛。

http://psp.tgbus.com/UploadFiles/200911/20091121143534418.jpg

回复 收起回复
  • 20楼
  • 2009-11-22 11:11
选择DRIVE,即可开始比赛。只要保证单圈速度在目标时间以内,即可通过考核。接着玩家可以选择自己开回维修区,或是按START键,选择BACK TO GRAGE。回到维修区后,玩家可以选择TURN对车辆进行调教,接着再去试跑,只要不超过规定的50分钟即可。或是选择END SESSION,结束比赛,等待车队的答复。

回到生涯模式菜单,去接受新的邮件,内容大致是恭喜玩家通过车队考核,正式邀请您的加入,我们可以选择,不回复,同意或是拒绝。如果同意,我们就可正式开始09年的赛季比赛了。

PS:试了几次,发现每次新开生涯模式,抛橄榄枝的只有宝马车队和红牛二队。如果就全都拒绝了邀请,既有可能此时此时悲剧发生,印度力量车队寄来了邀请信:欢迎您加入印度力量车队!居然生给我拉进了印度车队,连试车都没有,就直接给我签到其名下。这游戏实在霸道。




回复 收起回复
  • 22楼
  • 2009-11-22 11:13
关于操作系统与手感

§辅助设备

说到赛车游戏,玩家非常关心的一点就是对于轮胎与地面摩擦模拟的真实程度。不过太真实的话,有些新玩家却很难接受。
而本作在这方面却平衡的很好,游戏为初级玩家准备了非常多的辅助驾驶设备,通过打开这些电子辅助设备,电脑会帮你修整行驶路线,更精准的油门及刹车控制,使得玩家可以轻松的驾驭F1赛车,充分感受速度带来的快感(这也是为什么15L那位说转向不真实的原因)。
而对于高级玩家,通过关闭部分或全部电子辅助设备,打开油料消耗及轮胎磨损系统,速度怪兽的粗暴性格便马上原形毕露。即便一个小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玩家输掉整场比赛。


回复 收起回复
      http://psp.tgbus.com/UploadFiles/200911/20091121143535231.jpg

      §损毁系统
      而本作损毁系统的加入,无疑使比赛更加的刺激。前鼻翼,尾翼,引擎以及四个车轮是损毁系统的主要监测部分。他们的工作状况对赛车的反应最为直接。


      回复 收起回复
          http://psp.tgbus.com/UploadFiles/200911/20091121143535354.jpg

          轮胎损毁的加入,使得比赛变得非常有乐趣,硬胎与软胎的选择变得更有意义,硬胎的抓地力虽然生猛,加速霸道,可一旦磨损摩擦力会直线下降。而温度对于轮胎抓地力的影响同样也包括在损毁系统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左边的四个轮胎会以颜色的不同来标示当前的工作状态,比赛开始时,以蓝色表示,当前温度很低抓地力不足,经过磨胎,温度逐渐升高,颜色变为绿色,此时为最佳工作状态,抓地力最大,如果速度降下来,例如当安全车出动时,车手要跟在其后,轮胎的温度就会逐渐下降,再次变为蓝色。此时需要我们左右不停转动方向来增加摩擦,保持轮胎的温度,但如果轮胎因为过度磨损,变为黄色,那么即使温度降下来,也仍然以黄色表示,所以轮胎的损坏与温度是包括在一起进行计算的。

          另外,因为驾驶方式的差异,四个车轮的磨损可能都不尽相同。例如,出弯时的大力加速,使得后轮的磨损更为严重。入弯时的大力刹车,会对前轮造成更多的磨损。这些都将实时影响车辆的操控性,使得比赛变得更加富有乐趣。


          回复 收起回复
          • 25楼
          • 2009-11-22 11:18
          http://psp.tgbus.com/UploadFiles/200911/20091121143535844.jpg

          损毁系统的加入,使得正确使用引擎变得十分重要,但是考虑到几乎没人会跑60圈左右的完整比赛,最多也就是25圈左右,甚至3圈结束一场比赛。所以想要烧毁引擎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回复 收起回复
              http://psp.tgbus.com/UploadFiles/200911/20091121143535219.jpg

              今年的另一大亮点,既是KERS系统的应用,原理很简单,通过技术手段将车身制动能量存储起来,并在赛车加速过程中将其作为辅助动力释放利用。不过实现方式每个车队并不相同,主要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

              FIA规定KERS系统的最大输出和输入功率不得超过60KW,每圈的能量释放总量不得超过400KJ。在比赛中短距离的增加60匹马力似乎作用并不大,一般在紧紧咬住对方,准备超车时来释放。不过在现实比赛中,似乎作用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明显。这一点在游戏中,得到了加强,按下“圆圈”键,即可发动KERS,加速度非常之明显,而且作用时间也相对更长,使得比赛更加刺激。通过刹车制动,即可再次为KERS积攒能量。


              回复 收起回复
                  画面&音效-永远的硬伤
                  http://psp.tgbus.com/UploadFiles/200911/20091121143535798.jpg

                  相比丰富的系统以及出色的游戏性,本作的画面真的让人难免有些失望,车体建模还算出色,质感的表现有所欠缺。不过可切换5个视角到也算丰富。场景方面,模型面数较低,贴图质量实在让人难以启齿。相比还算说得过去的柏油路面,草地的贴图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光影的表现同样不够出彩,我一度以为面对太阳时的高光现象,是赛道起雾了...

                  相比整体表现力的不足,细节方面反倒有些出彩的地方。例如,当我们驶入草地时,轮胎上会卷起草,驶入沙地时,会有沙子粘在轮胎上。再有损毁系统的加入,使得车辆外形上的改变,可以说细节表现里还算不错。如果你看过本作在WII上的画面,相信你会对PSP版的表现反而非常满意了...

                  音效方面,F1引擎的咆哮听起来实在很过瘾,不过连续听一个小时似乎很难让玩家再热血沸腾了。换档的声音也同样专业。

                  弊端也是很明显的,F1类的游戏均没有背景音乐,不知是否可以导入记忆棒中的歌曲,但至少目前来说还没看到这一选项......

                  相比GTP,极地先锋的华丽,本作的画面绝对算不上出色,但是相比之下,丰富的游戏模式,以及非常细致的调教选项,使得本作非常耐玩。加上车辆损毁系统,以及KERS使得比赛更加富有变数。而相对柔和的操控要求,使得不用很高的技术既可享受F1带来的绝对速度感。而真实向的玩家,同样可以在关闭驾驶辅助的情况下,找到完全操控F1的乐趣,同样比其他赛车游戏细致很多倍的调教选项绝对值的玩家深入的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