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语言是一套由形式和意义组成的符号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要将不同的语言进行分类比较,找出它们在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不同,找到其联系和区别。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采取以旧代新,用已学过的语法点设置问题,引入新的语法点。在教学中,利用联系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利用区别提醒学生注意学习其差异,不要混淆。既然语言称之为系统,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按照系统性的教学,不要使其零散化,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语言具有生成性,语言使用者可利用有限的语言规则生成无限的表达意义的语言形式这样一种现象。语言的三个基本的表义层面,即语素层面、词层面和句子层面都充分体现了“能产性”这一语言特征。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在词汇中更换字,或者是在语句中更换词语所造成的词义语义的不同。通过举例子让学生了解其不同的含义及其要表达的意思。利用或设置语境,对相近的词义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其不同的语气。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人类的思维工具。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思想交流、情感的表达都离不开语言这一交际工具。语言课要充分体现工具课技能课的特点,加强技能训练,把知识最终转化形成能力。在教学中,同样要利用学生的思维能力,对语言的使用场景以及运用的对话过程进行想象。同时,通过语言我们也能清晰地了解他人所要表达的意愿以及他人的想法,从而做出相应的回馈。
语言产生于特定的团体,体现该团体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汉语则是中华民族劳动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灿烂悠久的文化。进行对外汉语教学,要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教授汉语时,我们要结合中国的文化。
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语言的基本特征,利用语言的几项基本特征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能快乐地学习汉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