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幼稚教育总目标
(一)增进幼稚儿童身心的健康。
(二)力谋幼稚儿童应有的快乐和幸福。
(三)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包括身体、行为等各方面的习惯)。
(四)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并谋家庭教育的改进。
第二 课程范围
(一)音乐
(1)目标
(甲)满足唱歌的欲望。
(乙)启发并增进欣赏音乐的机能(包括日唱和乐器的两种)。
(丙)发达发声的官能,节奏的感觉,并训练节奏的动作。
(丁)发展亲爱,协同等的情感。
(戊)引起对于事物(如猫,狗、耕田、洗衣之类)的兴趣。
(2)内容大纲
(甲)以下各种歌词的听唱表演及欣赏,
(子)关于家庭生活的;
(丑)关于纪念和庆祝的;
(寅)关于时令节日的;
(卯)关于自然现象的;
(辰)关于习见的动植物的;
(巳)关于日常工作的;
(午)关于爱国的;
(未)关于社交的;
(申)关于表演用的。
(乙)节奏的听和演作。
(丙)通常音乐(小锣、小鼓、小木鱼等都可应用)的欣赏和演作(如听音起、坐、立、行等)。
(丁)自然声音的欣赏和模仿(如鸟鸣、猫叫等声)。
(3)最低限度
(甲)唱歌的声音清晰,拍子大致无误。
(乙)对于简单的律动(快慢高低等),有辨别反应的能力。
(丙)明了四首以上歌词的意义,并能表演。
(丁)有独唱两首简单的歌词的能力。
(二)故事和儿歌
(1)目标
(甲)引起对于文学的兴趣。
(乙)发展想象。
(丙)启发思想。
(丁)练习说话,增进发表能力。
(戊)发展对于故事的创作能力,培养快乐、高尚、和爱等的情感。
(2)内容大要
(甲)以下各种故事的欣赏演习(如口述、表演,创作等);
(子)童话;
(丑)自然故事;
(寅)历史故事;
(卯)生活故事;
(辰)民间传说;
(巳)笑话;
(午)寓言。
(乙)各种故事画片的阅览。
(丙)各种有趣味而不恶劣的儿童歌谣、谜语的欣赏、吟唱和表演。
(3)最低限度
(甲)能述说四则最简单的故事而意思很明了。
(乙)能创作一则最简单的故事而有明显的内容。
(丙)能作简单明白的应对。
(三)游戏
(1)目标
(甲)顺应爱好游戏的自然性向,而与以适当的游戏活动。
(乙)发展筋肉的连合作用,并训练感觉和躯肢的敏活反应。
(丙)训练互助、协作等社会性。
(2)内容大要
下列各种游戏的练习;
(甲)计数游戏(如抛掷皮球等,可兼习计数)。
(乙)故事表演和唱歌表情的游戏。
(丙)节奏的(例如听音而作鸟飞兽走等的游戏)和舞蹈的游戏。
(丁)感觉游戏(闭目摸索、听音找人等练习触觉、听觉、视觉等的游戏)。
(戊)应用简单用具(如秋千,滑梯等)的游戏。
(己)摹拟游戏(如小兵操、猫捉老鼠等的摹拟动作)。
(庚)我国各地方固有的各种良好的游戏。
(3)最低限度
(甲)能参加群儿的集合,成行成圈,而觉协调。
(乙)能使用园中所设备的游戏器具三种以上。
(丙)知道游戏的简要规则。
(四)社会和自然
(1)目标
(甲)引导对于自然环境和人民活动的观察和欣赏。
(乙)增进利用自然.满足生活,组织团体等的最初步的经验。
(丙)引导对于“人和社会自然的关系”的认识。
(丁)养成爱护自然物和卫生、乐群等的好习惯。
(2)内容大要
(甲)关于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卫生方法,以及家庭、邻里、商铺、邮局、救火组织、公园、交通机关等社会组织的观察研究,与本地名胜古迹的游览。
(乙)日常礼仪的演习。
(丙)纪念日和节日(如元旦、国庆、总理忌辰诞辰、五九、五卅、儿童节、以及其他令节)的研究举行。
(丁)身体各部的认识和简易卫生规律(如不吃担上的糖果。不吃杂食,食前必洗手,食后必洗脸,不随地便溺,不随地吐痰,不吃手,不用手挖耳揉眼,早睡早起,爱清洁等)的实践。
(戊)健康和清洁的查察。
(己)党旗,国旗、总理遗像……等的认识。
(庚)习见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和日、月、雨、雪、阴、晴、风、云等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研究。
(辛)月份、星期、日子、和阴、晴、雨、雪等逐日天象的填记。
(壬)附近或本园内动植物的观察采集、并饲养或培植。
(癸)集会的演习(以培养公正、仁爱、和平的态度精神为主)。
(3)最低限度
(甲)认识自己日常生活所用的主要衣、食、住、行各项物品。
(乙)略知家庭、邻里、商铺、工场、农田以及地方公共机关的作用。
(丙)知道四肢、五官的机能作用。
(丁)认识家禽、家畜及五种以上植物,并太阳、风、雨的作用。
(戊)认识总理遗像和党旗、国旗。
(己)对于师长、家长有相当的礼貌。
(庚)有爱好清洁的习惯。
(五)工作
(1)目标
(甲)满足对于工作的自然需要。
(乙)培养操作习惯,增进工作技能,并锻炼感觉能力。
(子)发育粗大的基本动作,以为后日精细动作发育的基础;
(丑)使关于身心的各种动作,常常有表演的机会。
(丙)训练关于群体的活动力。例如:
(子)自信、自重、坚忍、专心、勤奋、互助、热心、服务等的精神;
(丑)自动的能力;
(寅)领袖才和服从领袖的精神;
(卯)批评能力和接受批评的度量;
(辰)不浪费时间和材料的习惯;
(巳)遵守秩序的习惯;
(午)爱护公共的用具。
(丁)发展智力
(子)锻炼思想;
(丑)培养发表、创造、建设的能力;
(寅)发展欣赏能力。
(2)内容大要
由儿童各随所好,实做以下范围内的任何工作:
(甲)沙箱装排——在沙盘或沙箱中,利用各种玩具、物品,堆装观察研究过的许多立体的东西,如村舍、城市、山景、园景、江河、动物场、植物园或其他模型等。
(乙)恩物装置——用大小积木等装置成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等。
(丙)画图——自由单色画或彩色画,彩色画可用各种现成图物,使儿童自己设色,或用自己所制的图物,施以彩色。
(丁)纸工——用剪刀剪各种图形,或以纸折各种物体(如桌椅之类);或将剪的、折的、撕的图形用浆粘在纸上,或用纸条织成各种花纹。
(戊)泥工及纸浆工——用泥或纸浆做成模型,如鸡、狗、桃、李、杯、盘、糕、饼、舟车等类,并研究泥的性质等。
(己)缝纫——缝纫的动机,大概由玩弄玩偶而来,如装饰玩偶的房屋,或为玩偶做小衣服、小被、小窗帘等。这种工作、应由年龄稍大的担任,年龄较小的儿童,可用硬纸刺孔成为苹果、萝卜或猫狗之类,让他们用颜色线穿编。
(庚)木工——用简单木工器具,如锥、锯之类。并能计划做成几种简单的玩具模型(如床,桌、椅、秋千架等),而且知道做的方法和顺序(例如做一桌,知道四脚应一样长,桌面和脚的比例应相当,四脚应钉在桌面之下等)。
(辛)织工——能用最粗的梭,织线带等。
(壬)园艺——种菜、种豆,种普通花卉等。
(癸)其他——利用各种自然物及废物做成玩具、装饰品等。
(附注)以上各种工作,最好都有。但可视环境的情形而选择。
(3)最低限度
(甲)能独做简单的工作而不求助于人。
(乙)能爱惜工具和材料。
(丙)能整理工具、材料、作品和安置工具、材料、作品的地方。
(丁)能保持地上的清洁。
(戊)能不弄脏身体和衣服。
(己)能用铅笔或蜡笔。
(庚)能用剪刀。
(辛)能选择颜色。
(壬)能排列图形。
(癸)能种活一两种蔬菜或花卉。
(六)静息
(1)目标
(甲)直接的,满足精神康健。
(乙)间接的,增进精神活动的效率。
(2)内容
(甲)静默
仿照蒙德梭利(蒙特梭利)的办法,举行定时的静默。听得某种声音符号后(或振铃或用某种音调的声音),都须端坐,教师指导值日儿童取静牌(灰色黑字牌)竖在黑板边上,同时观察有无不静默的儿童。等到大家静了,然后叫大家闭起眼睛来。这时(子)或合掌把头垂下,支颐休息,(丑)或隐几而卧,(寅)或就桌而睡。教师退处一隅,两三分钟后,再作一种声音符号,使大家抬起头来。声音符号,行了一两个月后,也可以变换。有时可参入游戏的意味。时间可逐渐加长。例如教师于一室入静后,退到别一室去,隔二三分钟后,以和悦的声音,叫一个儿童的姓名。被叫到的儿童,便飞也似的跑到她的怀里,然后再叫别一个儿童的姓名,一一如法跑去,直到人走完了为止。这种游戏,或者可称为“飞燕归巢”,事前可向儿童说明。静息功课,在蒙氏儿童院中,每天不止一次,以在十时左右(吃小点者可在十时后)为最相宜。
(乙)静卧
凡行全日制的,最好为各个儿童备卧具,午饭后退休静卧。凡小儿童,应睡二小时以上;年龄较大的,睡一小时半。醒时不当扰及他人(按英国新式幼稚园对于此点极为注重)。
(七)餐点
(1)目标
(甲)适应需要——儿童食量小,所以进食时间的距离须短。自早餐至午刻。有五时之久,中间一定需要少许饼饵之类充饥。
(乙)练习饮食时应有的礼节。
(丙)养成饮食应有的清洁习惯。
(丁)养成爱惜食物的习惯。
(2)内容
每日上午十时左右,每儿食适当的食品(山芋,饼干之类),和饮开水一杯(经费宽裕者,可用牛奶代水,或吃水果少许)。
第三 教育方法要点
(一)以上所列各种活动(音乐、游戏、故事和儿歌、社会和自然、工作等),于实际施行时,应该打成一片,无所谓科目。打成一片的方法,应该以一种需要的材料(应时的如三月的植树节,十月的国庆,秋天的红叶,冬天的白雪等;在环境内发现的如替玩偶做生日,公葬某种已死的益鸟,开母姊会等等),做一日或两三日内作业的中心;一切活动都不离乎这个中心的范围。
(二)幼稚儿童每天在园的时间,全日约六小时。在都市有特殊情形的幼稚园,可用半日制,每日上午约三小时。中间除定时餐点、静息,和全日制的中午停止作业进午餐和定时静卧外,各种活动,不可呆板的分节规定(如每时应教何种功课)。但是教师应该胸有成竹,在繁重作业之后,引导儿童作轻便的活动,在桌间作业之后,引导儿童作户外的运动……并可相机在某种活动之后,间以几分钟的休息,以调节儿童的身心。
(三)各种作业,可由儿童各从所好,自由活动。但是团体作业,每日也应有一次。由教师用暗示法,吸引儿童共同操作;当团体作业时,如有少数儿童不愿参加,不必强迫。
(四)故事、游戏,音乐,社会和自然,大部分都可由教师引导,施行团体作业,工作则大部分应该由儿童个别活动,由教师个别指导。——此等活动,可将全部作业分为若干项目(例如图书、剪贴、积木……)。由儿童分组合作,分工活动。但须注意二事:
(1)分组,以两三人为一组合作一事为最有效。
(2)分工,儿童往往未做完这事,又去做那事,或半途而废,或苟且塞责。教师应该训练他们,使他们有责任心。训练的方法,或用表记录,能够完成的,与以奖的符号,否则与以戒的符号,或对做完成的;表示好感,对未做完成的,表示冷淡。
(五)教师应该充分的预备,以免临时困难。预备的事项,应该随儿童活动的趋向而定。例如在国庆纪念的活动之前,教师对于儿童在国庆纪念的活动中,预料应有若干问题和事实发生,就应向这一方面搜集材料,准备技能……以便应付。
(六)教师所提出以引导儿童活动的材料,和指导儿童活动的方法,以及一切进行,……都须体察儿童的心理,切合儿童的经验。
(七)幼稚教育所用的材料,不是空话,而是日常可见可接触,至少可想象的实物、实事。幼稚教育所用的场所,不限于室内,而须以户外的自然界、家庭、村、市、工商业……为最好的活动的地方。
(八)幼稚目的设计教学,须注意下列各点;
(1)从儿童自由活动中,发现设计的题材(侧如一个儿童在沙箱中栽种白菜,教师发现后,便可集合许多儿童设计种菜),这是设计教学中一个很好的机会,应该利用。
(2)在设计中应有的一切活动,应该早就体察儿童的能力,把儿童不能做、或做不成功的部分省去,以免儿童因不能做而废止,或因中途失败而懊丧。
(3)设计的材料,以易达目的易得结果的为最好。在一个设计中,又须分为许多小段落,每一小段落,有一小目的,可得一小结果,那么儿童照着做去,得达目的,得有结果,也自然发生兴趣而自肯努力了。——万一整个的设计,做到中途而多数儿童的兴趣已转移了,那么教师也可把这个设计放下,便从事于多数儿童兴趣所在的设计;等相当的时机到来,再行设法继续。
(九)教师是儿童活动中的把舵者,要使儿童跟着他的趋向而进行,在未达目的前,不要改变宗旨。所发的暗示,也当一贯而不杂乱;在儿童既反应而来到完成时,不可再有另一种的新暗示。
(十)教师是最后裁判者。儿童的问题,应由儿童自己解决。到儿童的确不能解决时,教师才可从旁启发引导。
(十一)教师应利用奖励,以鼓励儿童对于某种作业的兴趣。幼儿的奖励,以言语和玩具的赠与为最有效,标帜、符号等的奖励次之。奖励所应注意的:
(1)奖励不可常用,常用则滥而失效。
(2)在群众中优胜,固然当奖,个人前后比较而突然有进步的也应该奖励。
(十二)有几种技能,应该用“练习”的方法,使儿童纯熟。练习必须顾到的条件如下:
(1)时间应该短,以保持儿童对于练习的兴趣和注意。
(2)次数的分配,应该合于分布练习的原则(开始时每天在一定的短时间内连续练习,熟后乃间歇练习,纯熟后才停止)。
(3)练习所用的材料,须估计其有无真正价值;不必练习的,不可枉费工夫。
(4)练习的方法,须查考其是否最优良,误用了方法(例如不用实物,而练习抽象符号),也一定劳而无功。
(5)练习时不但要注意儿童所表现的成绩。并且要注意儿童所用的方法,是否合宜。不合的,一定要随时矫正。
(十三)园中的事务,凡儿童能做的,如扫地、揩桌子、拔草、分工管理园具等,应充分的由儿童去做。
(十四)每半年举行“体格检查”一次,每月举行“体高体重检查”一次,每日举行“健康并清洁检查”一次(法详小学卫生等科课程标准)。儿童身体上的缺陷和各种疾病,教师应该设法补救——教师不但应有母亲和师长的知能,并须具有看护的身手,治病的常识。
(十五)教师对于儿童的身体、性情、好尚,以及家庭、环境……都应注意。最好备一本小册子,将观察所得的记录起来,以为研究和施教的资料。
(十六)教师应该常常到儿童家庭去,或请家长到园中来……尽力联络感情,宣传幼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方法。
(十七)幼稚园除利用户外的自然和社会外,依下列标准设备一切;
(1)要合乎我国的民族性。我国的民族性是诚朴、坚忍,和欧美日本不同;幼稚园的设备,不必过于华美,而须注意于坚固;不必多取洋式和舶来品,而须尽量中国化。
(2)要合乎当地社会情形。我国地方辽阔,都市、乡村、南方、北土、富饶地、贫瘠区……社会情形,各各不同。幼稚园的设备,应该多取当地常见的物品,而不和社会的实际情形分离。
(3)要适应儿童的需要。要体察儿童的生理状况、心理状态、生活情形,随其需要而设备:(甲)量,不宜太简陋,期够用;(乙)质,应便于儿童,以求适用。
(4)要不背教育的意义。积极方面要:(甲)可以发展儿童创造力和激引儿童想象力的,(乙)可由儿童自己使用并自己装置或拆开的;(丙)可以引起儿童的兴趣和美感的,(丁)可以引起儿童的情感的;
(戊)可以发展儿童的智力的,(巳)有益于儿童的身体的。消极方面要:(甲)有碍卫生的不取;(乙)容易发生危险的不取,(丙)儿童不感兴趣的不取;(丁)有损美观的不取。
(5)要利用废物、天然物和日用品。废物如旧书、旧报,破布、无用的玻璃片、玻璃瓶、布片、破碗片……,天然物如果核、树叶、花瓣、种子、蛤壳、贝壳、鸟羽、石子……,日用品如肥皂、洋烛……,都可利用了做成教育用品,装饰品和作业材料等。这不但省钱,并可启发儿童的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