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以中国二

(2022-04-13 00:02:39)
标签:

杂谈

随笔

文化

历史

分类: 02原创-随感杂谈

生作在兹

多元并进,自给自足,万民希养,生作在兹。

中华民族依托华夏大地的丰饶物产,开展以耕织为主的生产实践,建立以相对自己自足又相互交流交织的经济社会结构,滋养了参天法道、敬祖惠民、崇德尚礼的思想观念。

在此基础上,中华先民将自然中的资源巧妙运用,展仁德于美玉,藏礼乐于青铜,极工艺于陶火,淬坚毅为剑锋。

而中华文明之河,也在这些承载民族特质的器物映照下,奔涌向前,川流不息。

农事

《管子轻重乙》曰:一农之事,必有一事一挑一廉一入,一追一治,然后成为农

农业,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一直都是农耕大陆型文明的典型代表。

在新时期时代,我国先民就已掌握了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而这一时期的农业探索也为此后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织缕

丝绸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特产,是工业革命以前东西方国际贸易的主要物资之一。一条以丝绸命名的重要交流之路,串联起东方和西方。在当时由于其制作技术非常繁杂,因而丝绸制品曾长期被中国垄断。

冶陶

虽然世界上许多文明中都出现了陶器,但充分挖掘陶器的潜质,将制作技术持续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唯有中国。 

在烧造陶器的基础上,中国继续发明了烧造难度更高、外观更加精美的瓷器。

陶器的古朴敦厚,瓷器的温润细腻,都深刻塑造了中国人的审美风尚与性格。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甘肃博物馆藏,新石器时代作品

这个陶瓶很可爱,头部是一个美丽的小女孩,整齐的刘海下面是圆圆的有点发红的健康的小脸蛋,大大的眼睛,挺直的鼻梁,微张的小嘴,两只耳朵上还时尚的打了眼(当然,其实是为了实用功能而作的提手)非常的温柔美丽。她的身上是波浪纹和变形鸟纹的有机组合,好像是黄河上的水鸟,又像是大海里的精卫。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

何以中国二

蛋壳黑陶套型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山东博物馆藏

惭愧啊,作为一个山东儿女,居然没有去过山东博物馆,惭愧惭愧!疫情过后,一定要去山东济南,去大明湖畔,看看没有夏雨荷的大明湖,去山东博物馆,看看齐鲁文化的精髓,去青岛走走栈桥,喝正宗的青岛啤酒,哎,想去的地方太多了,先说文物吧

蛋壳陶是山东龙山文化所特有的一种陶艺,制作精致,外形小巧,漆黑油亮,陶胎极薄,又极其坚硬,非常珍贵。

这个蛋壳陶使用的轮制工艺,是两部分套合而成,新石器时代啊,就有了轮制工艺!我们的祖先真的是太有智慧了!如果一直是农耕时代的手工艺,我们今人真的跟古人没多少区别,甚至还要自愧弗如呢!

何以中国二

从陶器到原始瓷的进化介绍:

原始青瓷出现于3000年前的夏末商初,历经西周、春秋、战国、汉代,是从陶向瓷过渡时期的产物,一般来说,它由瓷石制胎,器表施以石灰釉,经1200度高温焙烧而成,(焙 ,拼音bèi ,<动> 形声。字从火从咅,咅亦声。“咅”本意为“拥护或反对”,引申为“聚拢或分开”。“火”与“咅”联合起来表示“四周火苗向中心聚拢”。)因此与陶器有本质的区别,但在制造工艺和产品的物理、化学指标上与其真正的瓷器相比,还有一定的原始性,故称原始青瓷,代表作有:

原始瓷青釉戳印S型兽头鼎——战国时期作品,故宫博物院藏

这个形状的兽头鼎我见过好几个了,在国博也见过,感觉这个造型挺奇特,所以印象比较深刻。

第一,它为什么叫鼎?难道是因为它有三个兽足?感觉开口有点大,兽头又凸出来,没反应过来这是个鼎,不过,既然它是原始瓷,估计是鼎点前身,这样也好理解了。

第二,这个鼎是在哪里出土的?只写了战国,没有具体的出土地点,不知道代表了什么地方特色的原始瓷风格,有点小遗憾。

第三,刚还有想法来,现在又忘了,不好意思啊。想起来再补充。

何以中国二

玉作

中国人治玉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产生了红山、良渚、齐家、石家河等治玉工艺高超的史前文化。

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典型特征之一。早期玉器常以礼仪的道具出现,到了周代,玉器的各种品质又与人的德行相关联,成为君子随身世代的标配。不同于对宝石的崇拜,尚玉,反映出中国人对美好意愿的孜孜以求。

黄玉英攫人首佩

何以中国二

青玉人龙纹柄形器

何以中国二

白玉透雕龙凤纹璧

何以中国二

吉金

中国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逐渐掌握了冶金技术,并将其发扬光大,铸就了辉煌的青铜时代。

商周时期,中国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炉火纯青,颇具特色的装饰手法也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给人以严整、神秘而又美观的整体观感,其坚韧沉稳的特点也影响了中国人的内在精神,代表作如少剑

何以中国二

何以中国二

何以中国二

何以中国二

何以中国二

皿方罍

何以中国二

何以中国二

何以中国二

何尊…国宝

西周时期作品,陕西宝鸡市贾村塬出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藏

这是一个复制品。

何以中国二

何以中国二

何以中国二

何以中国二

何以中国二

何以中国二

何以中国二

玉龙…红山文化代表

何以中国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齐白石农耕图
后一篇:康侯的故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