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道法第一单元青春时光材料题解题思路分析

分类: 01原创-教学心得 |
第一、认真审题,答题要完整、全面,找出与所学知识点相同的地方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定要认真读题!
比如,材料题问的是: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说学贵有疑?
第一,要结合材料,一定要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不能想当然。
第二,为什么说学贵有“疑”? 为什么,典型的“why”问题,也就是作用、意义问题。变个说法,考的就是:学贵有“疑”的作用或者意义是什么?
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开发创造潜力、自信、自强、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结合材料内容,可以得知,学贵有“疑”,要敢于提出疑问,这是批判精神的具体体现,所以,所考知识点再“培养批判精神”这个环节。
回到题目中,这道题其实考的就是:结合材料分析,批判精神有什么作用?或者说,批判精神的意义是什么?这就回归到了课本上我们学习的内容,就可以有条理的回答问题了。
认真分析题目的意思:“如何才能做到”是老师强调的“how”问题,也就是践行、怎么办的问题,这是考试的重点,然后看“不将自己禁锢在别人砌筑的思想围墙里”这句感性的话其实是告诉你,不要对别人的观点盲目相信,要有自己的看法,敢于表达不同观点。其实也就是要有批判精神。合起来,这个题目就可以转化为:我们应该怎样培养批判精神。又成了我们复习过的知识点,课本里背过的东西。
答案参考:课本P10-11
(1)学贵有疑是批判精神的重要表现,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有批判精神和勇气。
批判思维有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批判能调动经验,激发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2)“不将自己禁锢在别人砌筑的思想围墙里”其实就是要有批判精神。做到批判精神,需要以下几点:
要有质疑的勇气,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要有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同时要考虑他人的感受,恰当运用批判的技巧,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第二、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分析,不能偏离所考知识点太多
根据上题的分析,可以得知,婷婷有很多优秀的品质,但是根据我们这学期学过的内容,要尽量与所学相结合,答题就要重点强调自信自强这两个优秀品质。
答案参考(答案很全面,大家答题时仅供参考,量力而行):
婷婷在于病魔作斗争时,坚信困难是暂时的,自己一定能赢,这样的自信激励它有信心坚持学习,自强不息(坚强乐观),严于律己(自主、自立),不断用学习激发自己的潜能与活力;她面对挫折,坚强乐观;她能够合理调节情绪;她珍惜自己青春时光,努力拼搏,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等。
她的自强不息让她更加自信,她用坚强的意志战胜自己,超越自己,靠着坚强的意志、进取精神和不懈的坚持。
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孔子说:“行己有耻。”朱真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我们要知康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据此,有同学认为:只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就能做到行已有耻。
(1)请运用“青春有格”的相关知识,辨析材料中该同学的观点。(3分)
答案参考:
(1)该同学的观点是片面的。行己有耻,需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这是正确的;但是认为只要有知耻之心,就能做到行己有耻是片面的。
行己有耻,除了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別“耻”的能力,还需要我们知行合一,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2)这第二问就是考:如何做到“行己有耻”,应该怎么办的问题。答案就在课本中,看课本老师划的四句话。
注意:一定要举例子,要结合生活实际,凡是符合“行己有耻”的行为要求即可。
实践活动题(20分)青春的探索离不开自信与自强。你所在的班级决定以“飞翔的力量”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标新立异】
(1)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参与班会,请你设计一个主题班会的方案。(至少三个环节)
【学海导航】
(2)“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诗体现了哪种心理品质?请谈谈你对这种心理品质的认识。
【思维体操】
(3)自强者能在命运的风暴中奋斗。自强对青春的我们有什么意义?
如果实在不会写,联系自身实际,用自己的话说,摸着良心说,及格也是没问题的,前提是一定要有正确的思路,不能把自己想当然的平时的行为就拿来当做考试的答案。
以后尽量学着把讲课思路写下来,今天听了一堂网课《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研讨》,深感道法教学的任重道远,对道法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对道法老师的进一步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努力,让自己更上一层楼,站好退休前最后一班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