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五一故宫年票游之开启篇

(2020-05-10 09:19:06)
标签:

故宫

五一

2020

杂谈

分类: 03原创-游记随笔
2020五一故宫年票游之开启篇
20200503周日 记 0507周四发
五一的游记,隔一周才发表,这样可以凑篇数啊。
不贫了,写游记吧。现在的拍照,我都尽量保留了当时拍照的时间,虽说有透漏行踪之嫌毕竟也可以帮助我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也算是变相的保留当时的记忆。
比如,上图,这是五一的王府井地铁站啊,五一啊,2020年的五一啊,还是阳光明媚的上午10点半左右,平时熙熙攘攘的王府井,今天, 门可罗雀。
话说我今天准备去故宫,为什么要在王府井下地铁呢,原来是今天天安门东、西两站地,地铁都不停,没办法,只好在王府井下了。其实,出发之前,也想到了今天可能会走很多路,可是,大五一的,不出趟门,实在是有些憋得难受。就算是在大街上走走,也好过闷在家里啊,体型又宽了一圈.......
2020五一故宫年票游之开启篇
这是去往东华门的护城河小路,行人依旧很少。说句有点抱怨的话,从王府井走到南池子了,本来,按照以前的路线,可以直接走长安街到午门了,可是,五一那天,如果没有预约中山公园或劳动人民文化宫的门票,就不能走长安街,只能绕道走东华门,咳,谁让自己今天就想走路呢,今天让你走个够。
2020五一故宫年票游之开启篇
护城河里柳絮飘飞,显得河水不是那么的清澈,甚至聚集在河水的角落,白茫茫的一片,看着有些dirty。好在大家都知道那是柳絮,也没有太在意。

2020五一故宫年票游之开启篇
终于走到了午门前,幸好有时间显示,从出地铁到现在,居然走了44分钟!想想途中经历了不下six 次数的被礼貌截下,要求拿出 I D ,被photo,检查行李,检查提问,这个时间,也差不多了。
由于人数的限制,今天的午门,比我之前不管多早来,看到的人都少。五千人啊,偌大的故宫,实在是稀疏的可以。
2020五一故宫年票游之开启篇
2020年的年票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激动啊!先测体温,然后,放身份证,被告知,需要去游客中心办理激活。去年好像用年票不需要激活啊,有些疑惑,但还是很配合的去了,检票口与激活的地方也有一站地的距离吧,然后发现了一个日晷及其介绍,好像之前没注意过,这里也有个日晷呢,拍一张吧。
办理激活时,工作人员提醒说,非常期间,每次来故宫前,都需要激活一次,这样啊。我明白了,随即下定决心,这么麻烦的手续,疫情期间,就来这一次了。同时期待着,彻底 开放解锁的那一个周末,再来故宫第二次。我要让每次来故宫,都有一个可以回忆的念头。

2020五一故宫年票游之开启篇
这是日晷的背面,这些横线,具体如何工作也不太清楚,知道是何物什么用途就好了,我也不是专家学者。不知为何,逛故宫的次数越多,我越佩服我们的古人,聪明智慧的中国人,自古就层出不穷,想想自己都能干些啥,看看我们古人的这些杰作,这些辉煌的成就,他们如果能生活在今天,绝对也都是响当当的科学家、建筑师。中国,确实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2020五一故宫年票游之开启篇
终于进了故宫的大门了,太和门,来一张吧,这么少的游客, 虽说有些寥落,但对于每次来都是面对熙熙攘攘的游客,来不及细细欣赏的鄙人来说,太值了。
2020五一故宫年票游之开启篇
太和门前的铜狮子,看多了,感觉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有几个拿着专业摄像机的好像专业摄影人士不停地摆拍,我也对这铜狮子产生了兴趣,莫非它们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亦或是拍出来效果不错?围着铜狮子转了一圈,也没看出什么特别的,好像保护的挺完好的,那咱也来一张吧。这个是西边的铜狮子,左脚下踩的是小狮子,左边的是雄狮,踩的是绣球,也可以当世界来讲。也应了人们喜欢说的,男人通过征服世界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脚下的那个小男人)征服世界。
2020五一故宫年票游之开启篇
自从听了薄荷糖美才女讲了古建筑的飞椽结构,我就特别注意古建筑的屋檐,发现还真是这样,下圆上方的飞椽,全都是这样的设计,为何不是按照天圆地方的设计呢,有意思!学习是件快乐的事,起码我是这样觉得,每次跟团队出游,听人家专家讲讲其中的故事,颇有收获,很是开心。很高兴能认识许多这样的民间高人,比如酷爱无人飞行的浑逗锣, 历史爱好者同队,还有博学多知的翔宇,都能让看似平淡无奇的访古之旅变得妙趣横生。
2020五一故宫年票游之开启篇
继续拍这些美妙绝伦的飞椽。再来复习一下什么是飞椽:
古建中在大式建筑中,为了增加屋檐挑出的深度,在原有圆形断面的檐椽的外端,还要加钉一截方形断面的椽子,这段方形断面的椽子就叫做"飞椽",也叫"飞檐椽",宋代时称"飞椽"为"飞子"。再具体一点, 好像上面方的叫飞子,下面圆的叫椽子,两个合起来就叫“飞椽”。好了,不再较真了,知道了一个建筑术语,再听到飞椽二字,也不会茫然做纯真状了,不错。

2020五一故宫年票游之开启篇
这截柱子,是我在参观保和殿时,经过保和殿的西边,无意中发现的,看到这些粗壮的圆木经过风吹日晒,已经有了历史的痕迹,有斑斑的裂纹,甚至还有的漏出了里面的木纹,着实有些心疼,再细看,发现这些廊柱的包装,着实费了一番心思。 
原来这些粗大的廊柱不止是原木本身,原木之外,大概是包裹了厚厚的一层米浆或者泥浆之类的浆糊,然后是一层网状的网布包裹起来,再刷上厚厚的一层或者若干层红漆,这才大功告成。
看看古代的建筑,飞椽翼然,红柱屹然,建成至今六百年不倒,依旧卓然屹立,不是没有缘由的。
看看我们今天的建筑,火柴匣林立,难看不说,动辄不到10年20年就开始拆掉,甚至刚刚建成,还没入住,就问题百出,真是浪费啊,如果G#D#P就靠这样的拆拆建建来增长,这样的增速,对于经济的发展,实在是无济于事啊
2020五一故宫年票游之开启篇
这是保和殿,英文翻译成:the Hall of Preserving Harmony 保护和谐的殿宇,这个翻译不错,比较恰当,因为"保和" 出自《易经》,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也就是神志得专一,以保持宇宙间万物和谐
保和殿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几经焚毁、重建。现存主体梁架仍为明代建筑。
它不光身体几经重建,名字也是几易其名,最初叫谨身殿,估计是劝诫皇帝要谨言慎行之意,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始名保和殿。
 保和殿匾额"皇建有极"匾,为乾隆御笔。典出:箕子《洪范》"皇建其有极"。也就是人君建立天下最高准则。
结构:
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含前廊1间),建筑面积1240.00㎡,高29.50m。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不是重檐庑殿顶,比太和殿级别要低一些),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9个小兽(也比太和殿少一个)。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栱(不懂,网络拷贝)。
内外檐均为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六架天花梁彩画极其别致,与偏重丹红色的装修和陈设搭配协调,显得华贵富丽。
殿内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上加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庐帽。建筑上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将殿内前檐金柱减去六根,使空间宽敞舒适。
明代时,这是更衣之处,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在此宴请少数民族王公大臣,清初,后三宫修复前,顺治、康熙都曾在这里剧组,并相继改名为位育宫、清宁宫,顺治皇帝大婚在此举行,乾隆54年(1789年),这里成为殿试的固定场所。
一个场所的用途,居然有这么多的变更。想想也挺有意思的。

2020五一故宫年票游之开启篇
这段黄铜包裹的木头,好像是跟宫门有关的,我垫了一下,纹丝不动,根本拎不起来,具体怎么用呢,不会是用来顶住门的吧?之前一直不怀疑,现在突然不确定了。

2020五一故宫年票游之开启篇
出了保和殿,往西走,到了隆宗门,准备先去慈宁宫,介绍一下隆宗门吧,之前没有特别的关注,这次太多的展览不开,有时间可以细细的看看介绍了。以下为拷贝内容:
隆宗门位于乾清门前广场西侧,西向,与东侧景运门相对而立,形制相同。面阔5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单昂三踩斗拱,彻上明造,梁枋绘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明间及两次间辟为门道,门扉设于后檐金柱处。门道内外设礓磋慢道以便车舆出入。门内北侧为军机处值房,门外正西为慈宁宫。此门是内廷与外朝西路及西苑的重要通路,是紧靠皇帝住所的一处重要禁门,非奏事待旨及宣召,即使王公大臣也不许私入。
清代帝王喜园居,康熙、雍正、道光等几位皇帝均卒于紫禁城外的西郊皇家园林中,他们的梓宫(指皇帝的棺木。以梓木做成)均由隆宗门迎入,并于门内斋集举哀。
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四日,农民军乔装打扮,兵分两路,计划从东、西华门进入宫城。西华门一支在内应太监刘得才、刘金等人引领下迅速攻打到隆宗门,并在此展开激战。嘉庆皇帝破例向天下发了"罪己诏"。至今隆宗门匾额上留有箭头,相传即这次战斗的遗迹。

不写了,又11点多了,赶紧休息吧,
六号就要开学了,真担心起不来呢。
发不了,删删删,改改改,看删改到什么时候才可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