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点批画《山水画的意境》
(2020-03-31 09:17:27)
标签:
文艺性议论文阅读山水画的意境初中语文 |
分类: 01原创-教学心得 |
山水画的意境
(1)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点评】
本段句是全文的首段,又是首句,单句成段是重点,首句、首段、单句成段,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句诗重中之重,可以看出,极有可能,这是本文的中心观点。
(2)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点评】
本段的关键词“我认为”,直接点明,意境的定义,然后重点强调,意境最重要的是情景结合。
(3)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情寓于景。这四句诗,没有一句写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
(4)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思考】
本问题目是《山水画的意境》,第段却以李太白和毛主席的诗词作为论据,是否脱离文章主旨?这两个例子可以起到事例论据的作用。本文的主旨是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的营造需要画家身临其境,对客观对象长期观察。列举李太白的例子论证了“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的观点,列举毛主席的《十六字令三首》,进一步说明“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与本文的主旨是一致的,并没有脱离文章主旨。
(5)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点评】
议论文的三大段格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回事。已经是什么,第二段已经有了回答,为什么,意境的作用,第3、4段也给出了答案,第5段就开始讲“怎么回事”了,应该怎样获得意境呢?
(6)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7)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的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8)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四川人说:“峨嵋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9)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点评】
所谓的意匠,在记叙文中,也就是文章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也就是写作手法,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思想,需要一定的方法,也就是语文老师讲的所谓写作技巧。
学习有方法,但更多的是需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很多人学习就喜欢走捷径,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学好语文?如何快速写好作文?学好语文只需要这三步!如此惊悚的题目最能吸引那些喜欢不劳而获的同学,不想按部就班,不想循序渐进,只想一步到位,快读得分,这样浮躁的心态很难培养出优秀的有发展后劲的学生。
有点离题了。
(10)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主要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点评】
第5段到结尾第10段,讲的是如何获得意境,综合一下,获得意境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
(1)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2)最客观事物有深刻的认识。
(3)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
(4)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
(5)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主要的两个关键。
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学习语文,一定要有一以贯之、大而统一的观点, 《山水画的意境》,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一篇文艺性议论文来讲解,可以通过对本文内容的学习,学会如何赏析山水画,还可以融会贯通,把对山水画赏析的技巧运用到诗词歌赋的赏析上,学会欣赏诗文的意象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