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小路
徐小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610
  • 关注人气: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儒林外史》速读——市井中人篇

(2020-02-09 09:10:27)
标签:

《儒林外史》

读书

教育

分类: 01原创-教学心得

《儒林外史》速读——市井中人篇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市井中人

主要人物:杜慎卿 鲍文卿 胡屠户 季遐年 王太、盖宽、荆元

杜慎卿——风流倜傥的外表,俗不可耐的内心

(一)性格特点: 好男风、傲慢、优雅、虚伪,最初热衷科举,碰壁之后,转而清高,毫无真才实学。杜慎卿性格的核心是虚伪,既庸俗势利又故作姿态。

(二)主要事件:

(三)故事概况

杜慎卿表面看起来是个风雅名士,但他故弄风雅,空虚做作,不学无术。明明是趋势之徒,却伪装不叩权门;明明是不学无术之徒,却故弄风雅。愚蠢自嘲,使人发笑,也使人憎恶之行经。所以,把他列入市井中人,而非名士篇,也是基于他俗不可耐的虚伪本质。

杜慎卿出身于一个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官宦世家,生得面如傅粉,眼若点漆,温恭而雅,飘然有神仙之概,又有几分才情,是江南有名的风流才子。他自恃出身高贵、学识不凡,处处做出名士雅人的举止,博得了一班朋友的亲近,日日生活在他们的赞誉、吹捧和奉承中,自己更觉得与众不同起来。然而,他也确有一些不同流俗之处,行为举止间,却仍然时时透出些内心深处的庸俗和卑污,使明眼人识出了他虚伪的本性。

杜慎卿诗赋做得好,曾在二十七州县的诗赋考试中获得案首,在与朋友论诗时,也确实能说出些自己的见解。但他偏要反对即席赋诗,说是雅得这样俗,主张学魏晋名士挥麈(zh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尾(即拂尘)清谈。这真是清高脱俗得很,其实在他心中,真正热衷的还是功名举业,打算着只在这两年要中。那些清高脱俗,只是一种故意做出的姿态。

杜慎卿喜欢结交朋友,他的朋友中有些确是平民百姓和地位比较低下的人,他和他们宴游寻欢,纵情玩笑,真有几分慷慨好士的风流气派,但说到底,他的交友只不过想借这一班朋友来烘托自己,满足一种居高临下、夸夸其谈的欲望。在他内心深处,从来没有真正尊重过他们,也决不想给他们什么实际的帮助。王府里的宗先生想跟他攀世交,他不答应,嫌宗先生地位低下,只怕而今敝年伯也不要这一个潦倒的兄弟!”鲍廷玺在他身边,一直小心侍候,曲意奉承,最后想从杜慎卿处借几百两银子,却被他婉言拒绝,说自己只在这两年要中,言外之意,他还是非常向往官宦生活的,只是还未中而已。已所不欲却施于人,把鲍廷玺推到同族兄弟杜少卿那里去了。可见他的仗义好士也带着许多虚伪的成份。

杜慎卿一心想作风流名士,他心中向往的其实是一种悠游闲散、声色犬马的富贵闲人生活,对感官之乐特别偏爱,又存了贪图名利虚荣的俗念,想在举业上有所成就,这些在世家子弟中原也不足为怪,但他既享尽风流艳福,又想装成正人君子,既想追求功名利禄,又想扮作雅人高士,就使自己常常陷于心口不一的矛盾之中,尽管他运用许多聪明才智来竭力掩饰,也不免常露马脚,让人们看出风流儒雅后面的庸俗不堪。

他喜爱阿谀奉承,诸葛天申把他介绍给朋友时说出他诗赋考试第一的事,他马上以自谦的口气夸耀道:那日小弟小恙进场,以药物自随,草草塞责而已。萧金铉与他一见面,便把杜慎卿的家庭和才情吹捧一番,又是江南王谢风流,又是尊府白眉,听得杜慎卿心里欢喜。但是郭铁笔来访,同样是把他的家世和才华奉承一番,他却在事后故作斥责他一见我偏生有这些恶谈。其实郭铁笔的吹捧,杜慎卿并非不爱听,只不过他的表述过于粗俗直露,少了些含蓄和技巧,不能迎合杜慎卿既爱听奉承,又要作谦谦君子的心理,所以只能遭到斥责。

杜慎卿生活奢靡,女色男色都爱。媒婆沈大脚替他物色到一个小妾,一听说姑娘长得标致十二分的人才还多着半分,他立即动心,吩咐:你叫她收拾,我明日去看。但是季苇萧向他道贺恭喜纳宠时,他却又做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愁着眉说什么,这也为嗣续大计,似乎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且借题发挥,把女人大骂了一通:妇人哪有一个好的?小弟性情,是和妇人隔着三间屋就闻见她的臭气。这番话,把自己描绘成了一个清心寡欲的君子,可是事实上却全不是这么回事。不久后的一次酒宴中,杜慎卿微醉上来,不觉吐露出心中隐秘之情,原来他倾心追求的是一种男色,虽然从他嘴中引经据典地说出时,这一腐朽庸俗、丑陋不堪的行为,已被遮掩得朦胧不清,但说到底,这酒后真言毕竟使人们看到了他卑鄙丑恶的内心世界。

杜慎卿是一个享受的专家,他并不满足酒宴游乐、男色女色,还想方设法让别人给他提供更多的享乐机会。他有钱,一切也就容易办到,于是莫愁湖上,聚集了城中六七十个唱旦的戏子,杜慎卿让他们一个个装扮起来,曲曲折折地从他的面前走过,好细细看他们袅娜形容。晚上,更是几百盏明角灯高高下下,照耀如同白日;歌声缥缈,直入云霄。这个标榜自己既无力满足山水之好,又不耐烦久闻丝竹之音的不俗之人,这一回既满足了声色感官的享受,又尽逞风流,博得名士才子的美名。这一回莫愁湖风流高会,杜慎卿虽然用了许多的银子,但他定梨园榜的“雅事”却“名震江南”,久久流传,这正是杜慎卿所希冀得到的东西。

杜慎卿的生活堪称是名士的典范,他手摇诗扇,崇尚清谈,爱好音乐,鄙弃官场。但恰恰是这样的“雅”士,作者却设置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情节:众人请客吃饭,杜慎卿不喜油腻,吃了一块板鸭登时呕吐起来。真是风雅之中的风雅,讲究之中的讲究!但恰恰是这样的风雅之举,却更让人心生厌恶。

杜慎卿有富贵,有名望,但他内心空虚。他最大的痛苦是找不到“知心情人”,甚至因此掉下泪来。杜慎卿想要找到知己的愿望本是人生一大雅事,但深究起来,只不过是喜欢美男子的粗俗行为。在看到相貌鄙陋的来霞士之后,他立马“搬到河房里取妾去了”,还认为季苇萧不停的娶妾“所做之事不俗”。可以看出,杜慎卿表面爱才,实则爱貌,“伯牙绝弦”之“雅”与沉迷酒色之“俗”的对比,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夸张的风雅带来的必定是庸俗。在作者眼中,杜慎卿的风流多情实际上是精神萎靡的写照,并不比权勿用景兰江之流高雅多少,反而更显浅俗、酸腐。

 

鲍文卿 (第 回)

(一)性格特点:遵守礼法、忠厚诚信、乐于助人、淡泊名利、正直善良  

(二)主要事件: 冒险干涉政治,替向知县求情。

(三)故事概况

鲍文卿,南京水西门,做过安庆崔按察的门人,家中几代戏行。后来自己成立了戏班子,经常在杜家兄弟家活动。

鲍文卿是个忠厚诚信、正直善良的戏子,与儒林群丑相比,他并未尽失良知。他爱惜人才,在按察司面前,替向知县说情,但又拒绝向知县因感激封给他的五百两银子,认为“须是骨头里挣出来的钱才做得肉”,这在当时贪污受贿的黑暗时代,是尤其可贵的。

"这位老爷小的也不认识,但自从七八岁学戏,在师父手里念的就是他做的曲子,这老爷是个大才子,大名士,到现在二十多年了,才做得一个知县,好不可怜!今天又要因这事被参处了。"他分析知县所为也是尊重读书人的本意。一番话竟使崔按察罢了参处的念头。并推荐鲍文卿拿信去县衙得谢回家过活。鲍文卿被向知县礼遇,谢恩,如待上人,这戏子断然不坐,不敢当。酒后知县封五百两银子谢他,鲍文卿一厘不受,"怎敢用老爷们的俸银?"唉,替人请命,堪称义举,不受人恩惠,可见清风,难道不是个大义不贪财的君子吗?

崔老爷病故,文卿回家做生计,收修补乐器的倪老爹六儿倪廷玺为继子,教他读书管理戏班。路遇升任知府的向老爷,因感恩尊称他"老友",约请父子两个半月内找他。好事连连,船上遇大人两书办,极力奉承文卿,并请求恩人在向老爷面前替事人说几句好话求情,登时给银五百两。最喜文卿那几句话,说得又是一番大义。艺人文卿笑道:"我要是欢喜银子,当年在安东县太老爷曾赏我五百两银子,我不敢受?我知道自己是个穷命,须是骨头里挣出来的钱才做得肉,我怎敢瞒着太老爷拿这项钱?况且人要有理(指犯事之人),肯定不会拿出几百两银子来做人情;要是准了这一边的人情,那一边就要受委屈,这不是丧了阴德?依我的意思,不但我不敢管,连二位老爹也不必管他。自古道:'公门里好修行',你们服侍太老爷,凡事不可坏了太老爷名声,也要各人保着自己的身家性命

胡屠户(第 回)

(一)性格特点:庸俗势利、趋炎附势、嫌贫爱富、凶暴粗鄙

(二)主要事件:手打范进

(三)故事概况

胡屠户,是范进的岳父。在女婿范进中举以前,称他为"现世宝""没用的人",骂他"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肉吃!"范进中举后,胡屠户马上变换了称呼,称之为"贤婿""老爷""贤婿老爷""天上的星宿""文曲星下凡"。前倨后恭,凸现了胡屠户嫌贫爱富、卑劣势利的性格特征。

他听见范进想借盘费去考乡试,便辱骂范进说「不要失了你的时了」,语气凶暴;又叫范进「撤抛尿」照照自己的样子,骂他「想天鹅屁吃」;提到范进的母亲时,又骂她为「老不死的娘」,用语粗鄙,不堪入耳。凸显凶暴粗鄙的性格。

他埋怨自己倒运,把女儿嫁给范进这“现世宝”、“穷鬼”,说话尖酸刻薄。

他认为范进得中秀才,是因为他积了德,带挈了范进;他摆出长辈的架子,要教导范进做人的道理,免他“惹人笑话”;范进中举后,他又称赞自己够眼光,“认得人”。又自高自大。

愚昧无知:他认为中举的都是“文曲星”下凡,又说打了天上的星宿,会被发落十八层地狱;别人嘲讽他,说他医好了女婿,便可提上第十七层地狱,又说他的手打过举人,杀不得猪了,他还沾沾自喜,信以为真。

范进中了秀才,胡屠户大摇大摆地进他家里「道贺」,却又唠唠叨叨地教训范进一顿,然后「吃的醺醺的」,「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举止粗鲁。

范进向他借盘费,被他「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个「狗血淋头」;范进中举后发了疯,他「一个嘴巴」打晕范进,虽说是出于救人心切,却显露出他平日蛮横的本色。

范进中了秀才,他只拿一副大肠和一瓶酒「道贺」,自己吃得醉醮醮的走了,而范进中举后,他却备了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来道贺;范进清醒后回家,他一路低头替范进把滚皱了的衣裳后襟扯了几十回,再度显出他的势利。

虽然,根据他对范进中举前据后恭的态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粗野鄙俗的市侩形象。但深人研读,我们会发现,他的身上也有着很多闪光点,我们觉得他除了"可笑"之外,更多的是"可爱"

1、面冷心慈,真心关怀范进一家。范进从20岁开始应考,直到54岁才中得秀才,其间的生活状况可谓一贫如洗。手无缚鸡之力的范进要养活一家老小,少不得胡屠户接济提携。正如胡屠户自己所说:"我白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虽是卖弄、指责,但确是实情。胡屠户自己经济不富裕,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仍然关心境况不如自己的范进一家,不怕连累,也是难能可贵的。范进要去乡试,惟一可商议的人就是胡屠户,可见胡屠户对于范进一家的重要作用。胡屠户虽然骂了范进一顿,但这顿骂却是出自对范进的关心,并无多少恶意。劝范进正视科举,不要心存幻想。这是胡屠户街头巷尾打听来的经验之谈,也是肺腑之言。

2、劝范进正视现实,先养活一家老小。对于范进来讲,家无隔夜粮,值钱的也许是那只正在下蛋的老母鸡了。为此,胡屠户要为他安排"在行事里寻个馆"当教书先生,"寻几两银子"来补贴家用。再看范进中相公后胡屠户的表现:带了酒和大肠前来祝贺。他说:"亲家母也来这里坐着吃饭。老人家每日小饭菜,想也难过。"又说:"我女孩儿也吃些。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几回哩!可怜!可怜!"虽有数落别人、自我卖弄的成分,却也颇具亲人团聚的真情和不拘礼节的淳朴,何欺贫之有呢?当然,胡屠户很有鄙夷"平头百姓"之嫌,谈不上"境界高尚",但这也不过是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打在善良的下层劳动者心灵上的烙印而已。

3、胡屠户自己也是个底层百姓。范进中举喜疯之后,胡屠户不敢如众人的建议那样打范进嘴巴时,邻居内一个尖酸刻薄人说道:"罢么!胡老爹,你每日杀猪的营生,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阎王也不知叫判官在簿子上记了你几千条铁棍;就是添上这一百条铁棍,也打什么要紧?只恐怕把铁棍子打完了,也算不到这笔帐上来。或者你救好了女婿的病,阎王叙功,从地狱里把你提上十七层来,也不可知。"这位"尖酸人"的话确实够尖酸的。他抓住极容易使胡屠户陷入难看境地的出身和职业卑微这个特点,对其当众横加挖苦和调笑,虽然无什么恶意,但也够令人尴尬的。再如胡屠户向范进解释自己为什么敢于打他一个嘴巴时,邻居内又有一个人道:"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得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当时胡屠户不仅未加反击,而且毫无反感,足见他作为出身和职业都很卑微的屠户,是经常被人当众调笑的。试想,如果他有"嫌贫爱富"的性格,在邻居心目中是一个刁泼凶顽的人,那些"种田""扒粪的""平头百姓",又怎敢对他如此呢!

总之,在胡屠户的性格中,世故圆滑、粗野鄙俗有之,勤劳善良、直率淳朴亦有之。作者不仅抓住了他的性格中的外部特征,而且洞察了他的内心世界,通过生动曲折而富有戏剧色彩的故事情节,鲜明地塑造了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

 

55回 添四客述往思来弹一曲高山流水

本章塑造了四个自食其力,置身于功名富贵之外的人物:季遐年、王太、盖宽、荆元,他们不受名教礼法约束,不受功名富贵羁绊,追求自由生活,表现出正常人的尊严和独立人格。

季遐年:写字的季遐年

王太:卖火纸筒的王太

盖宽:开茶馆的盖宽

荆元:裁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