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小路
徐小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875
  • 关注人气: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西稻博物馆一日游

(2019-09-23 20:09:53)
标签:

杂谈

京西稻博物馆

随笔

分类: 03原创-游记随笔

京西稻博物馆一日游

双休日瞎忙活,又忘了上传博文,今天吸取教训,先把相关的图片发上来,保证一天一篇的博文数量,回去有时间再做补充。

有些地方,去了才知道,其实,就是那么回事。京西稻博物馆,听起来高大上,真正走进去看看,有些让人失望,其实,这个所谓的 博物馆就是打着个博物馆的名号卖各种小吃、卖稻米,卖各种工艺品。顺便让游客体验一下手工割稻的乐趣而已,不适合成年人专门为了看博物馆而去,比较适合放假了没事来了解一下农田生活的农家乐。就是因为北青报的一次“京西稻博物馆”的活动诱惑,自己因为时间不凑巧,没能参加这个活动,就想自己也来看看,想想也幸亏没参加这次活动,3个人一组家庭,一共160元,所谓的赠送一砖袋京西稻,也就是25元左右,有些不值。当然,我是从成年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活动,有些人一家三口或几口的带着 小朋友来玩,还是会收获比较大的。

京西稻博物馆一日游

一直以为是个高大上的国家级的博物馆,估计路标很明显,也就走个十来分钟就到了,结果下车以后,高德导航直接把我导的到了崩溃的地步,网上显示距离只有1公里左右,导航一会让我北走,一会让我往西走,走到这家锁着门的农家乐旁边,导航坚定的要求我往西走,再往西就是这个锁着门的农家乐了,还怎么走啊。

京西稻博物馆一日游

无奈之下,一会问个老农,他说我已经走过了,这里到处都是京西稻,再问之什么京西稻博物馆,老人一脸的茫然,说那不知道。既然这样,就不敢听老人的话了。还是按照导航走了,结果,有时反复的提示你偏离了路线,明明是按照它要求的方向走的啊,真想把高德给删了!终于,不再相信导航,问着路人,摸索着,来到了一个写着京西稻某经理电话的牌子面前,这个牌子肯定是为了销售京西稻而立的,可是,走到这里,前不见人后不见车的,打个电话问问吧,电话很快打通了,这人很热情,电话里说了一通,也没说清楚应该怎么走,接着说他开车过来带我过去。一阵激动,还是好人多啊!

很快,就有人开着农用三轮车过来了,问了下,果然是某经理,可是,他没有大门的钥匙,出不来,然后我让我给我指一下路线,我自己走过去也行,他说了半天,就说这个永丰公社,走到这里再往西走,就到了,但平时锁着门,估计不让进。我说那我到了之后给您打电话,您跟他们说清楚不就可以了。某经理连连说也可以,然后我就谢过他,往前走了。

终于走到了他说的那个永丰公社的牌子,可是,大门是开着的,为了保险起见,怕院子里有狼狗什么的,我给那个经理打电话,奇怪的,电话响了许久,一直没人接,也没有多长时间啊,再一看,好么,这人把我设成黑名单了。估计是看我走路来的,不是开车过来的,不可能是他潜在的客户,就不再浪费时间联系了吧。效率蛮高的。

京西稻博物馆一日游

但他说的应该也对,从这个院子里往西走,一个人影也没见到,也没看见一只狼狗,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些,看到了一些农用器械,顺手也拍了几张照片,也算是自己辛苦一行的见证。

京西稻博物馆一日游

看到这个牌子,估计这里曾是海淀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可惜锁着门,不然,想进去看看。一直往前走,顺着土路往前,也不知会遇到什么,反正,就当是一次郊游吧,也不专门为了那个所谓的博物馆了,走的太辛苦!导航一直在提示我偏离了路线, 我不关掉,也不听它的指挥,凭着感觉,自己走着玩吧,走到哪算哪。

京西稻博物馆一日游

京西稻博物馆一日游

京西稻博物馆一日游

上面这台机器,应该是个拖拉机吧,可惜也没有讲解员,自己瞎猜了,这些稻草打成捆,放在这里,也不知能干什么用,造纸应该可以吧,还能做什么呢,沤肥、制造沼气也行,具体还能干什么,想不起来了。

京西稻博物馆一日游

除了农丰公社的小西门,就看到了一片稻田,再往远处看,有一排比较高大的房子,有不少人在那里,估计这就是所谓的京西稻博物馆了,虽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可是看看导航,这时显示的是我走了一公里,用时49分钟,一段路反反复复的走来走去,显示着我走的无用功,也罢,算是一次农田郊游吧。天气也不错,溜达溜达也挺好的。

京西稻博物馆一日游

京西稻博物馆一日游

京西稻博物馆一日游

京西稻博物馆一日游

京西稻博物馆一日游

京西稻博物馆一日游

京西稻博物馆一日游

京西稻博物馆一日游

京西稻博物馆一日游

真正走过去,走进高大的博物馆,连个证明博物馆的牌子都没有,里面除了一些塑料制作的京西稻,还有墙上说明的京西稻的来历,还有若干穿着清兵服装的工作人员在门边把守,好像也算是一景吧。可是,京西稻已经有百年历史了,干嘛非要用清兵的服饰呢,又不是只有在清朝的京西稻最好吃。不过,为了吸引游客,这样做也无可厚非。只是,里面关于京西稻的介绍太少,感觉这个博物馆的名字有些名不副实。好像就是一个公司自己开的农家乐风格的一个旅游景点,弄了个博物馆的噱头而已。有点亏,不过,既然来了,就带着好心情看看,顺便可以割割稻子,拿着自己割的稻子带回家,也是个不错的体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