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心亭看雪》之湖心亭楹联赏析

(2019-08-14 09:22:40)
标签:

教育

湖心亭看雪

楹联

杭州西湖

杂谈

分类: 01原创-教学心得

《湖心亭看雪》之湖心亭楹联赏析

在网上如下地址看到关于湖心亭的楹联介绍,感觉介绍的很详细,于是,想把有关湖心亭的楹联集中起来,好好欣赏一番,也算是《湖心亭看雪》的拓展阅读之一吧。http://blog.sina.com.cn/s/blog_8adf79660100tak0.html

可惜笔者一直没有去过西湖,也不知湖心亭是个怎样的小亭子,根据网上搜集的资料(如果没有错误的话),自己就像范仲淹游览岳阳楼一样,假装自己去过湖心亭,做个假想的导游吧。

杭州西湖有三个小岛,湖心亭在西湖中央,小于三潭印月,大于阮公墩,合称蓬莱三岛。湖心亭为蓬莱,三潭印月是瀛洲,阮公墩是方丈。 阮公墩对于还没去过西湖的鄙人来说,名字相对陌生,不如三潭印月、湖心亭那么有名气,所以单独介绍一下:

阮公墩是位于杭州西湖中一座绿色小岛。据记载:自清朝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浙江巡抚阮元主持以jùn 疏通,挖深)所出的葑fèng 菰(g)根,即茭白根)泥堆筑成了岛阮公墩"阮墩"即阮公墩。为纪念他对浙江文化发展、保留古代文籍,及治理西湖的功绩,命名该岛为阮公墩。现漂浮于粼粼碧波之上,是西湖著名的三岛之一。由于泥土松软不宜建造别墅荒芜了百余年。1982年,为开发旅游资源,在这面积8.5亩的岛上,增添1000多吨泥土,周围块石加固,基建二百四十多平方米,有忆芸亭云水居环碧小筑,后又辟垂钓区、环碧庄形成颇具特色的 绿树花丛藏竹舍”的水上园林。因岛外碧波粼粼,岛上草木葱葱,故名环碧庄,称为"阮墩环碧"

关于湖心亭的记载,网上查询资料如下:

在宋、元时曾有湖心寺,后倾圮(p  塌坏,倒塌)。明代有知府孙孟振鹭亭,后改清喜阁,是湖心亭的前身。在湖心亭极目四眺,湖光皆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在西湖十八景中称为湖心平眺。湖心亭的楹联汇总如下:

                                                  中央宛在; 一半勾留。——蒋益澧题杭州西湖湖心亭

 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清康熙题杭州西湖湖心亭

九面烟鬟杨柳外;四围山色晴雨中。­  ——杭州西湖湖心亭

                         到处溪山如旧识; 此间风物属诗人。 ——杭州西湖湖心亭

                         欲把西湖比西子;­ 更邀明月说明年。­——杭州西湖平湖秋月亭 ­

        一片山光浮水国; 十分明月到湖心。——陈子豪题杭州市西湖湖心亭

凭栏看云影波光,最好是红蓼花疏,白苹秋老;­

把酒对琼楼玉宇,莫辜负天心月到,水面风来。——杭州西湖平湖秋月亭

一碧浸孤亭,看参差烟柳楼台,绕岸几人沽酒去;­

明漪比西子,有多少青红儿女,停桡都学捧心来。——杭州西湖湖心亭

酌酒花应  弹琴鹤与听——具体位置不详

春水绿浮珠一颗  夕阳红湿地三弓——具体位置不详

到处溪山如旧识   此间风物属诗人——具体位置不详

四围轩窗宜小坐   一湖风月此平分——具体位置不详

新水湖影双槛碧   旧山光映四围青——具体位置不详

一片山光浮水国   十分明月到湖心 ——具体位置不详

四季笙歌 尚有穷民悲夜月

六桥花柳 浑无隙地种桑麻

——作者:明 胡来朝 具体位置不详

如月当空,偶以微云点河汉;

在人为目,且将秋水剪瞳神。

 ——作者:明 张岱 具体位置不详

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

烟霞笼别墅莺歌蛙鼓晴晴雨雨总宜人

——具体位置不详

一碧浸孤亭 看参差烟柳楼台绕岸 几人沽酒去

明漪比西子 有多少青红儿女停桡 都学捧心来

—— 具体位置不详

双峰云起 古寺钟声 试把酒临流 恰对着曲院风荷 六桥烟柳

三面山不 一亭水绕 倘倚栏凭吊 犹想见旧时帝子 何处人家

       具体位置不详

亭立湖心 俨西子载扁舟 雅称雨奇晴好

度开水面 恍东坡游赤壁 偏宜月白风清

——作者:明 郑烨 具体位置不详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 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 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 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 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 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