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醉翁亭记》拓展阅读

(2019-08-06 08:09:02)
标签:

教学

欧阳修

醉翁亭记

随笔

分类: 01原创-教学心得

《醉翁亭记》拓展阅读

(一)六一居士传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 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 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客曰:其乐如何? 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 

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  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  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二)丰乐亭记

《丰乐亭记》是一篇散文,是醉翁亭记的姐妹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写于庆历六年(1046)。所谓庆历新政,仅经过一年多时间,就在庆历五年春宣告失败,执政大臣杜衍、范仲淹等相继被斥逐。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也被捏造罪名,贬于滁州。滁州五代时为争战之地,备受破坏,经过宋初近百年的休养生息,已初步恢复元气。州西南琅琊山为游览胜地,欧阳修政事之暇,颇喜寻幽访胜,辟地筑亭。此文除记述建丰乐亭的经过及与滁人共游之乐外,还描绘了滁州从战乱到和平的变迁,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的命意和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作品名称 《丰乐亭记》 作品出处 《欧阳文忠公文集》

原文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释

 1.明年:第二年。  2.顾:向四周看。  3.按:查核。  4.胜:尽。  5.及:等到某时候。  6.涵煦:滋润化育。  7.幸:庆幸。  8.因为:于是就。本:根据。  9.道:称道。  10.夫:句首语气词。宣:宣扬。  11.畎(qun)亩:田地。  12.书:写下。  13.名:命名。  14.滃(wng)然:水势盛大的样子。  15.俯仰:这里为环顾的意思。  16.辟地:开辟出一块土地。  17.掇幽芳:采摘幽香的花朵。这里意为欣赏清秀而芬芳的风景。  18.荫乔木:在大树下乘凉。  19.刻露:清晰地显露。  20.岁物:收成。  21.事简:公务简单。  22.(du):拾取,采取,  23.得:发现水源。  24.州:州城  25.太祖皇帝:赵匡胤(yin  26.李景:南唐中主(李璟——李煜之父)。  27.铲削消磨:被铲平或自己消亡。  28.遗老:经历过那些事的人。  29.上:指皇帝,天子。  30.本:根据。  31.滁:滁州(在今安徽省)。  32.丰山:在滁州西南。  33.耸然高耸的样子。  34.(yo)然:幽暗深远的样子。  35.特:独。 

译文

 我担任滁州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于是)向滁州人询问泉水的发源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很爱这里的风景。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我和滁州人在这美景中往来游乐。  滁州在五代混战的时候,是个互相争夺的地区。过去,太祖皇帝曾经率领后周兵在清流山下击溃李景的十五万军队,在滁州东门的外面活捉了他的大将皇甫晖、姚凤,就这样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滁州地区的山水,查核过滁州地区的图籍,登上高山来眺望清流关,想寻找皇甫晖、姚凤被捉的地方。可是,当时的人都已经不在,大概是天下太平的时间长久了。自从唐朝败坏了它的政局,全国四分五裂,英雄豪杰们全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都是敌对的政权,哪能数得清呢?到了大宋朝接受天命,圣人一出现,全国就统一了。以前的凭靠险要的割据都被削平消灭。在一百年之间,静静地只看到山高水清。要想问问那时的情形,可是留下来的老年人已经不在人世了。  如今,滁州处在长江、淮河之间,是乘船坐车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着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安心耕田穿衣吃饭,欢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有谁晓得这是皇帝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滋润化育到一百年的长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

(三)《醉翁亭记》本事两则

欧阳公记成,远近争传,疲于摹打。山僧云:“”寺库有毡,打碑用尽,至取僧室卧毡给用。凡商贾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以赠官,可以免税。 ── 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他的稿。初说`滁州四周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 ──卷一百三十九

记:指《醉翁亨记》。商贾:商人。关征:查税征税。

(四)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五)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注释】旷日:荒废时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A.齐人有猎者——好:____________

B.家富则得良犬——市:____________

C.入则羞对家室——其:____________

D.百事也尽——然: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是寓言故事,它告诉人们怎样的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