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日记随笔

标签:
杂谈随笔 |
分类: 01原创-教学心得 |
2018年7月2日周一
今天在写工作总结,突然发现,听了那么多的课,记了那么多的笔记,临到需要总结上交时,居然都零碎的找不到了!归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笔记的记录载体不统一。
今天听讲座,用这个笔记本,明天听课,用那个笔记本,当时觉得很清楚明了,过后不及时总结,随手一扔。下次再听课时,再换一个笔记本,如此恶性循环,就像狗熊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拿到手的总是最后一个,收获及其可怜。
二、会后没有及时反思总结
每次听完课,记录了满满的一大页,感觉被讲课老师启发的也很多,看似好像收获甚多,但过后就束之高阁,再想整理起来,难度倍增,就像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显示的那样,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可惜我在记忆最宝贵的时刻没有及时的抓住,把刚听课之后的那些热情和感悟全都忘掉了,剩下的,徒有后悔和无奈。
三、没有及时把所学所想用在实际教学中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可惜我总是把自认为很重要的内容收藏起来,然后就不再关注,看起来好似很爱学习、很认真,其实只是在做一个爱学习的样子,是虚伪的的不真实的爱学习,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话讲,叫“伪学习”,虽说这词很难听,确实是我的实际状态。
既然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问题,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今天就开始反思。虽说上的事复习课 ,还是要实事求是的记录下来,日积月累,看看这样的教学笔记到底是否有助于我的教学。虽说是一种试探的口气,其实,我深知,每天做教学笔记,一定会大有收获的。能写博客,就是我的一个巨大的进步。虽说有时候是为了糊弄了事,但不管怎样,每天不交博客作业,总觉得会少了点什么,说明我还是有了一点自己坚持的东西,有了一定的毅力。今后再接再厉,把教学笔记当做每天的必修课,把 每天进修的内容、反思及时总结上传,相信不远的将来,我的教学水平定有大幅度的提高。相信自己,虽说四十不惑,只要你想提高,总还是有机会的。炳烛之明,熟与昧行乎!努力,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
说说今天上课的内容吧。
早读期间,发试卷,古诗词翻译卷,梁老师建议每天早读读一下,我一看翻译卷没有原文。就想让孩子们把原诗文写上,复习了这么久,几乎天天都有诗文默写练习,本以为大部分孩子都会写对的,结果令人大失所望,只有6个孩子全对,其他同学写错的五花八门,好像根本就没有复习过,还有两个同学错的更是离谱,写了不到一半,说他写得慢吧,其实是在墨迹,真是无语。让两个平时学习非常不错的同学到黑板上写《海底两万里》的路线和《骆驼祥子》的三起三落,南同学居然选上了好望角,这是我在练习时再三强调的,海底两万里的路线与麦哲伦航线的最大区别就是麦哲伦经过了好望角,尼莫船长经过的是红海和地中海,但还是出错了;桐同学居然不知道骆驼祥子的三起三落,不知道孙侦探骗了骆驼祥子买车的钱那一重要环节,我真怀疑这些孩子到底有没有看完原著,这样的水平,还是相对比较不错的孩子,后天就要期末考试了, 我该怎么办啊!
上课时,我给同学们把之前发下的试卷做了快速的对答案讲解,不敢让他们挨个起来回答问题了,不是怕他们难堪,是怕我自己忍不住爆发,伤了自己。随着大流,集体回答问题,大家还踊跃一些,不管是真会还是假会,起码敢发言,就让这样的虚假繁荣持续下去吧,后天就要考试了,干嘛让自己过意不去呢。
题目如下,基本就是老师说着,让同学们往卷子上写答案,就这样,还有同学懒散的倚在墙上,不愿意拿笔写答案,甚至有的前后转转看看,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了,还满不在乎的问问前后桌的同学,顺便开个玩笑,轻松一下,咳,别生气,照顾大局,让这些不听话的孩子挪挪位置,提醒他一下就好了。
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选聘(pìn) 亘古(gèn)
B.哺育(b)
C.字帖(ti) 可汗(hán)
D.踱步(duó) 泛滥(l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斑澜
B.蚱蜢
C.摇蓝
D.挚痛
3.下列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青睐。
B.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场庆元旦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
C.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一直鸦雀无声的大厅里,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D.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B.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C.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
D.我们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认识使命是那样庄重而迫切。
B.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就是说,伐木要择时,不能滥砍滥伐。
C.家园----这个饱含深情的温暖词汇,其基础全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D.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我内心的永恒。
6.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黄河颂》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C.《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的都德,长篇小说代表作有《小东西》。
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主要是为了歌颂了帼国英雄花木兰的英勇善战。
7.名著阅读(5分)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
(1)文段选自《
骆驼祥子》,作者
(2)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在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2分)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变化?(2分)
8.综合性学习(5分)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在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无论外国民族、中华民族。
(1)请写出一句关于爱国的名言或诗句。(2分)
(2)请结合前半学期所学课文及人物,谈谈你对这一话题的看法。(3分)
9.默写(9分)
(1)
(2)
(3)
(4) 在《木兰诗》中作者用比喻表达对木兰的赞美之意的诗句是
(5)韩愈的《晚春》中描写暮春百花盛开的句子是
二、古诗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0—11题。(5分)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0.请把“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所呈现的景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3分)
解题思路: 联系《春》和《散步》中有关春天的小草的描写,学以致用。
11.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2-20题。(25分)
(一)木兰诗 (节选)
12.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4分)
(1)关山度若飞(
(3)愿驰千里足(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考察的互文。《木兰诗》中最重要的考点之一。
14.选文画线部分简略地描写了战争过程,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略写战争。(2分)
15.“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作用?(2分)
1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在汉语中,许多成语也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如“五颜六色”“南征北战”等,请你再举出两个用了互文手法的成语。(2分)
(二) 项籍弃书捐剑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
【注释】项籍:项羽,名籍,字羽。 项梁:项羽的叔父。怒之:意动用法。以之为怒(对他很生气)。略:大概。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3分)
刘 邦 智 取 项 籍 以 力 斗 然 终 为 刘 所 败 乃 智 穷 也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学书不成,去(
(3)不足学(
19.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20.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是什么?(2分)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19题(14分)
最后一课(节选)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21.老师为什么在最后一课时穿戴礼服?郝叟等人为什么坐在教室里? (用原文句子回答)(4分)
(1)
(2)
22.选文的第二段加点的“这种方式”指什么? (2分)
23.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和号声后“脸色惨白”? (3分)
24.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写了“法兰西万岁!”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5.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6-30题。(9分)
低调也是一种智慧
第二届中华艺文颁奖典礼,于2014年新年之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诺贝尔文学获奖者莫言亦榜上有名。莫言领奖时无不感慨地说:“今后要做的就是好好写作,低调做人,争取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
莫言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圆了所有中国人几个世纪的“诺奖梦”。但让人可歌可敬的是莫言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恣意轻狂,目中无人,相反他还一直保持着他一贯的做人处事风格——低调。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正是这低调成就了莫言。而这样成功,让人不得不叹服,低调亦是一种智慧。
低调是为人处世的积极姿态与超然心态。低调如深谷幽兰,时时散发沁人心脾的芬芳;
低调不是懦弱,而是自信的表现,张扬不是智慧的化身,而是失败的前提。战国时期,庞涓自恃有才,张扬跋扈,不把被其废掉的孙膑放在眼里,总想和其一较高下。相反地,虽然才高八斗,精通谋略的孙膑,却总是放眼未来,不欲与人争锋。最终自恃过高的庞涓落得身首异处的可悲下场。是庞涓的才能无用武之地吗?不!而是他一向自命聪颖,不知收敛,不知低调做人可为生命积聚更多正能量,反而成了反面教材,成了天下的笑柄。由此可见,低调还是智者韬光养晦的远见卓识。
生活中,低调又是沉淀自己丰富人生取得成功的基石,莫言深谙此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如果我们都像莫言一样处事低调,低调做人,就会不断充实自己。洗涤心灵上的污垢,专心致志地达成人生目标。
如此看来,低调确实闪耀智慧火花。低调可以让人有最好姿态与心态面对生活;低调可以让人充满智慧地融入人群,与人和谐相处;低调可以让人放低自己暗蓄力量,在不显山露水中成就事业。学会低调做人,不仅我们平凡人的梦不会再遥远,就是我们的民族梦、中国梦、复兴梦也会计日而待。
让我们学会低调做人吧!在低调中创造高调人生,一如莫言。
26.第段中,与第段画线词语“恣意轻狂”意思相近的词语是:(1分)
27.下面对开头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写莫言的获奖,告诉人们:只要低调,就能成功。
B.写莫言的低调,主要在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点出莫言圆了中国人的“诺奖梦”,国人对他由衷的表示感谢。
D.借莫言低调做人处事成功一例,引出“低调亦是一种智慧”的观点。
28.根据第段内容,在该段画线处填上适当语句,构成排比句。(2分)
低调如深谷幽兰,时时散发沁人心脾的芬芳;
29.“低调亦是一种智慧”,文中作者这样认为的理由是:(3分)
(1)
(2)
(3)
30.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最合适。(1分)
索罗在瓦尔登湖畔低调生活,息心宁性,丰富了阅历,最终有了《瓦尔登湖》这一脍炙人口的巨作。倘若他依然执迷于俗世,不在低调中品味生活,累积经验,净化心灵,恐怕也不会有《瓦尔登湖》的诞生。
答:放在第
最后这道题大家的争议挺大,有的说放在第4段,有的说放在第五六段之间,还有的说放在第五段,分歧挺大,还好,让大家读了一下,让他们自己感觉这段文字和原文中有相同点的地方,最后还是能找到正确的答案的,这是群策群智的结果,不知道正式的考试中,他们会不会也这样脑洞大开呢,期待好的结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