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作文赏析——我和《论语》的故事

(2018-02-26 20:23:11)
标签:

杂谈

教育

随笔

分类: 01原创-教学心得

生活中有许多人是我的老师,就像论语中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论语这本书(书名要用书名号)就是我的小老师。(书名要用书名号)

 

(书名要用书名号)(书名要用书名号)(书名要用书名号)(书名要用书名号)(书名要用书名号)(书名要用书名号)(书名要用书名号)

在假期(什么假期?)(什么假期?)的一天,我闲来无事就到离家不远的书店看了看(改成转转)转转,看了(短短)短短几分钟就在这茫茫书海中(用“找”字说明你是有目的的,用“看”才说明你是无意中发现的)找(改成“看”,“找”字说明你是有目的的,看才说明这本书是你无意中发现的)到了一本书--《论语译注》,我很惊讶:“咦?这不是传说中孔子的弟子把他的言行编成册的那本书吗?老师上课讲过呢!在这里看到你了,好亲切!可找到你了,我赶紧把它买了下来,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到家了我赶紧打开书,看到第一句(哪一页的第一句?言之不详。出版社是哪个?编者是谁?书的质量如何?这些都要做个简单的介绍,说明这本书买的物有所值。就是我熟悉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前我并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为什么又熟悉又不知道含义?矛盾不?),直到我看了句子下面的翻译,才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之前的理解是怎样的?买这本书之前有没有学过《论语》?这么写有点矛盾,毕竟,你已经是初一的学生了,已经开始学习《论语》了,的确是这样,要把我们学习过的知识按时温习才能记得住(这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翻译么?硬伤!)

从那以后我的生活从此多了一项事情,那就是看《论语》论语(书名号务必加上,因为这是一本书。),每天上完补习班我就迫不及待(同义反复,都是“赶紧”的意思)赶紧回家,好品味论语中蕴藏的奥秘(具体写写有哪些闪光的句子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让你发现了什么奥秘,用书中的语言结合自身的理解和时间,这样的说明才有说服力。),我真的把它当成了我的小老师,因为它可以像老师一样教会我学习的方法(哪句话?结合实际说出来,否则,你喜欢《论语》这样的题目没什么意义了。,人生的哲理(哪句话?你不说出来,如何证明你真的读过了这本书,还是那么的喜欢?)、教会我怎样做人(哪句话?你不说出来,如何证明你真的读过了这本书,还是那么的喜欢?),……

我希望我的人生也可以像《论语》中说的一样:“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所以我现在要付出行动,好好学习,论语《论语》陪着我成长。

作为一篇考试作文,时间短,要求不高,还算是差强人意,但是经过一个假期的思考,这样的作文,已经显得很粗糙了,说自己喜欢论语,却没有几句《论语》的原句,一共就两句,还都是课本中学到了,这样的喜欢很假,没有说服力,既然是喜欢,就应该多写几句课本上没有的,以显示你的博学和对《论语》的真正喜爱。希望回去好好构思一下,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来,毕竟,你喜欢的《论语》在很多同学眼里,那可是高冷难懂的一本书呢!

 不知何故,是不是不太会用,学生的作文,我在word文档中修改后,想拷贝到网上,结果显示不出来我的修改意见, 我以为把word文档转换成PDF格式,就可以拷贝过来原有的修改建议了,可惜,这里的图片不支持PDF格式,也无法上传正确的格式,真是郁闷!原文中再修改一次,太累了!折腾了半天,还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做,假期中没做的东西,现在一股脑的都来要账了,昨晚还看了好看的要命的《哑女传奇》,导致睡觉时已经接近零点了,又是没有自律的生活,算了,先上传完事,做最重要又紧急的事情:写教学设计和教学论文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