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福往事,无常,无常》简评

标签:
杂谈随笔隆福往事无常 |
分类: 02原创-随感杂谈 |
初看题目:《隆福往事,无常,无常》,还以为讲的是隆福寺经历的两场大火:1901年喇嘛的不慎,把隆福寺烧毁了,寺庙没了,庙市却依然火爆。1993年的那场大火,把隆福大厦给烧了,重建大厦,人气却没了。再看介绍,原来是1914年新旧时代交替之际,一个历史悠久的监狱中两个身份对立的人之间发生的故事。全剧只有两个人,却在讲隆福寺的无常往事,究竟会是个怎样的故事呢?区区两个人,如何能撑得起这样宏达的场面,会谈及怎样沉重的话题呢?有些感兴趣。
这基本上是整幕剧的道具,基本是黑白色,简单、单调、无趣。支撑着观众将近100分钟的观看,是靠演员扎实的功底和导演、剧本的魅力。
就这么两个人,非靓丽帅哥非多金才男(其实扮演囚犯的演员孙子豪还是挺帅的,扮演狱卒的演员杜虔行的眼神很传神,看人时那亮亮的“贼眉鼠眼”,特别有戏),却仍让人从头到尾完整的看完,演员的功力不可小觑!
一黑一白,一长辫一短发,貌似对立的两面,其实,他们都是一样的小人物。
吃鸡腿的画面。大哥给小弟的京城最后一只鸡腿。这个画面两人互换着表演,感觉杜虔行演的更夸张更有趣一些,激动时,鸡腿都从嘴里蹦出来了,估计晚饭吃饱了,吃不下了:)
导演、编剧、出品人谢幕的照片,主要人物都到场了,以为还会有什么互动呢,结果大家鞠个躬就谢幕了,没有对剧目的解读和对观众的说明,有点小遗憾。
剧场中孩子不少,家长朋友是趁着暑期想带着孩子一起来艺术熏陶,还是来了隆福寺历史?估计两者兼而有之吧。
一开场,黑暗中,单调的清脆的声音响起,本来还有些嘈杂的剧场立刻鸦雀无声,当当声继续,当,当,当,当……我不自觉的数了起来,居然敲了25下!终于,剧场上亮起了灯光,原来是穿着囚衣的囚犯在敲他的饭碗,高瘦的身材、年轻的面孔,剪了辫子的头发有些长、有些乱,但发型放到今天,也还是挺时尚的,他潇洒的敲着碗,唱起了戏,还没唱两句,梳着辫子穿着长袍的狱卒开始上场,并粗暴的阻止了他的演唱。于是,开启了只有两人的无休止的内容相同形式小异却相看不厌的对话模式。
于是,在他们的或滑稽或有趣或凄惨或悲伤的讲述中,混杂着对人生对社会对家庭对爱情对现在对未来的探讨中,我们知道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悲伤的故事,一个凄惨的故事,一个荒唐的故事,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一个无法预知结果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在对待故事的态度中,我们看到了囚犯为了活命各种求生的本性表现,看到了狱卒为了生存忍辱负重的迂腐的妥协,貌似两个对立的个体,什么新青年新思想,什么效忠朝廷,什么坚持理想,什么稳定的公务员,大家只是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观点谋求更好的生活,目的相同,最终两人的结局也是一样,殊路同归,如此而已。
故事中又很多有趣的桥段,小朋友不理解剧情,但有趣的对白、夸张的表演,让小朋友笑得很开心,演员的精彩表演给沉重的话题带来一丝轻松。不过说实话,这剧,还真不适合孩子们来看。幸好,他们看不懂,还挺开心。
有个桥段我特别不理解——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以“贞节牌坊”为荣的腐朽的清王朝封建社会,一个老北京东城的狱卒,身为现在号称特别疼老婆的北京老爷儿们,为了当上个师爷,竟然主动把自己的发妻往知府床上送,还那么的迫切,我真怀疑这是老北京的风格么?这是封建社会的升官渠道之一么?老婆不愿去,还动用武力把自己的老婆硬贴上去……也许清末的官场确实如此吧,黑暗腐朽、贪污腐败、乱象丛生,只是看到老狱卒不为发妻忠贞不渝的感情感动,却痛骂发妻榆木脑袋不开窍的那个发疯般捶胸顿足的样子,实在不可理解,也许,这是编剧在以此揭示人性中黑暗一面的策略吧。可是,这个故事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除此以外,整个话剧的设计还是非常精妙成功的,全场一共两个人,独幕剧,却不觉枯燥乏味,两人一天天的讲述同样的故事,却不觉啰嗦无聊,尤其是两人互换角色一段,特别精彩,一觉醒来,穿着黑色狱卒服的长辫子睡在了囚室,穿着囚衣的新青年从外面来到了狱卒管理处,两人反串着角色,说着跟身上衣服和打扮完全不符的话语,很有趣,导演好像是在借此巧妙的告诉观众,两人的心理发生了互换,狱卒渴望外面的所谓自由,囚犯也渴望过上所谓稳定的生活。只是,他们谁都走不出去自己的世界。渴望,渴望,终究,还是一场空。
说到这里,故事也即将讲完了,这跟隆福寺什么关系呢?话剧的题目《隆福往事——无常,无常》到底是在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再来整理一下剧情。
故事的发生地是在隆福寺的一个监狱中,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经历了清王朝的被替代,袁世凯登基的新政府,旧的,走了,新的,来了,但这一切大的变动,都与这两个小人物没什么关系,狱中结下的兄弟情、新政府的大赦,都不能挽回囚犯的生命;忍受父母被凌迟的深仇大恨,忍受把妻子送给知府的奇耻大辱,也不能给追求稳定的狱卒一个稳定的未来。两人殊路同归,共同走向灭亡,一把大火烧了两个人的监狱,也烧掉了隆福寺的过去,隆福寺的未来如何,还是个未知数,但对这两个小人物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隆福往事,无常,无常。无常的人生,无常的命运,无常的世事。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何解读,是否正确,好像也没有标准答案,洋洋洒洒千余字,也只是我个人的理解、个人的猜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