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收获与感悟——整本书阅读观课有感

(2016-10-28 23:55:25)
标签:

教育

杂谈

随笔

分类: 01原创-教学心得

收获与感悟——整本书阅读观课有感
时间有点晚了,明天补写。一定一定,感触很多,明天务必补写完整。

 

有点头晕,简单补充一下吧。

前天(10月28日周五上午)在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高中校区听参加了张媛老师的《海底两万里》读书分享会,很是享受。之所以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课调开,争取来参加分享会,是因为我觉得《海底两万里》实在不知道该怎么上,感觉这本小说孩子们小学阶段就接触过,好像并不适合给已经读过的孩子上什么分享课,很想知道张媛老师如何上这么一节不太好上的阅读分享会。

头晕,明天接着补充吧

 张老师身材中等,披肩长发,齐眉的刘海,两个细细的小辫子恰到好处的圈起来环扎在背后,圆圆的面庞总是带着温暖的笑意,俏皮可爱。真是形象气质俱佳,为师的尊严与女性的温婉兼具。
张老师最让我佩服的还不是这些,听了她的《海底两万里》读书分享会,我被她的讲课艺术深深折服,不说课堂的布局多么恰当好处,单说她跟孩子们交流的艺术,就足以让我学习一段时间的了。下面举几个例子(有些话可能不是原话,只是大概的意思):

一、导入语:
(先讲一个海怪的故事)那这个海怪是什么?(倾听同学们的反应)很好,同学们都知道,这是对“鹦鹉螺号”潜水艇最初的描写,为什么说“鹦鹉螺号”潜水艇像个海怪呢?下面我请同学们复原一下“鹦鹉螺号”潜水艇的样子。

点评:用海怪的故事吸引同学们听下去,然后引出下面的主角人物——“鹦鹉螺号”潜水艇。引人入胜,别具一格。

二、老师在点评两位同学的“鹦鹉螺号”潜水艇时,说同学们的复原图一个是黑色,一个是棕黑色,文中并没有说明这个潜水艇是什么颜色,他们为什么要用这两个颜色?

点评:很多人都会忽视这样的区分,但张老师独树一帜,关注到这个点,然后让同学们分析探讨,一直讨论到船长的心情和当时潜水艇所在的环境分析,分析又深了一步。

三、(学生阐述完自己的观点后)师: 很好的贡献。
有个学生说“船长是个享受寂寞的孤独者。”老师重复了他的这句话,又补充点评一句:“好,这是你对大家的贡献”
师:非常好,我补充一点。

点评:对学生观点的认可,用“很好的贡献、你对大家的贡献”来小结,很让学生有成就感,不俗套,又不是夸大其词,语言艺术很高。
对于学生表达不完善的地方,老师没有否定,还是说“非常好,我补充一点。”其实是变相的把学生的不足用她补充的一点完善了,给学生留住了面子,又让其他同学知道了正确的答案,这样的表达方式,让人佩服。

四、对于学生不爱动笔的情况,张老师的建议也是非常有技巧。
“其他同学也可以把它记下来,丰富你们的想法。”
“每个同学都可以读出自己心中的潜水艇,下面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他的前世今生。有同感的地方,同学们把它记下来。”
“大家同意吗?(停顿一下),同意的把它记下来。”

点评:
这点我特别需要学习关注。每次看学生们倒是很认真的听我讲课, 但就是不动笔,我就特别没有情调的板下脸来:“给我记啊!好脑不如烂笔头,不记下来怎么知道我讲的什么啊?我都不怕麻烦的写在黑板上,那都是重点啊,你不记,怎么知道什么是该学的啊,上体育课,光听老师说,不练,能学好体育么?语文课,不写,能学好语文吗!......”地哩咕噜一大串,把本来还很有兴致听我课的学生都弄得兴趣全无,我也窝了一肚子的气,得不偿失。咳,早点听听张老师的课,也许我也少生点气,同学们对我的课会更感兴趣。

五、这本书也俘获了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说....(带入下一个环节)

点评:非常巧妙地导入环节!值得学习!


收获与感悟——整本书阅读观课有感

收获与感悟——整本书阅读观课有感

收获与感悟——整本书阅读观课有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