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赏析
(2016-10-20 18:14:05)
标签:
随笔杂谈教育文化 |
分类: 01原创-教学心得 |
先谈谈我的素读体验吧。刚开始董老师只是让大家先看看这篇文章,具体出的题目是什么,董老师没公布。我粗读了一遍,大概的印象就是:
1、文章的题材是一篇通讯(当时发的文稿中没有显示是1997年7月1日发稿,所以以为有一定的时间差,若按新闻来看的话,一个人一天写出这么有质量的新闻稿有点难度,后来才知道该文是四位优秀的记者联合动笔,最后署了两个笔名。)后来看了原文的发稿速度,那肯定就是新闻稿了,而且是通讯性质的新闻。
2、文章按时间顺序表现了中英交接香港的流程,程序清晰,表述干练明了,读起来非常有层次感。而且,看似客观的时间记录隐含着我们激动的心情和热切的盼望。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心情也随着激动起来。
3、时间的表述精确到分钟,体现了交接仪式的庄重和神圣,交接的每分钟都是重要的时刻,我们已经丢失了150多年管辖权的香港,终于要回归祖国了,这样神圣的时刻,怎能不把它分分秒秒记录下来,永载史册。
4、对港督府的专门介绍,文中说明“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 之所以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这里突出的是“大规模”,说明港督府潜意识里认为香港会永远属于英国,他们会永远对香港统治下去。作者轻描淡写的说“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隐含着作者内心的激动——港督府终于要离开香港了,香港终于回归祖国了!同时,也有一丝对港督府的嘲讽:今天的中国强大了,我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收回不平等条约出租的殖民地了!
除此之外,我没有特别的印象,因为第一印象这篇文章是用来做练习的,没有细品这篇文章究竟有多好,只是在想,这样一篇通讯式文稿,究竟能出什么题呢?
之上的几个观点,董老师也都说到了,董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同一件事物,变换不同的表述形式。比如,英国国旗和米字旗;’升起和插上;离任港督、末任港督、末代港督和第28任港督,这点我也知道,而且觉得没什么可特别讲解的,变换表述方式,不就是为了让文章别太单调,丰富表达方式么?
董老师让我们再三品析,尤其是“离任港督、末任港督、末代港督和第28任港督”,这几个不同称呼的位置是否可以倒换,这下我来了兴趣,认真地看了起来,仔细一想,还真不能互换,先说离任港督,这个称呼非常公式化,彭定康确实离任了,接着,第二段说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了25任港督的庭院。这里用“离任”不可以么?当然也可以,但是用“末任”更巧妙的说明了香港不会再有英国人来担任港督了,彭定康是最后一任港督,以后再也不会有港督了。一个简单的定语修饰,写出了作者的智慧和痛快,妙!
接着,文章第4段,对港督府的介绍中,又出现了“末代港督”,这一熟悉的称呼很容易让人想到“末代皇帝”,英国统治香港的历史犹如末代皇帝,一去不复返了,末代港督,好好享受你这个无法复制的港督称谓吧。
文中倒数第二段,完成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这是本文最后一次出现港督的字眼,而且又换了称谓“第28任港督”。多么精确的定位,新闻的真实性和精确性体现的一览无余。还会有第29任么?impossible! 香港,曾经屈辱的被28任港督统治,如今,这28任港督永远的离开了香港,离开了对香港的统治,香港,终于是香港人的香港,中国人的香港了。28任港督,永远了成了香港历史上的一段陈年往事,不复出焉。
董老师的提示,让我看到了如此美妙的词语搭配,真是痛快淋漓!语文就是咬文嚼字,这样的咬文嚼字,细嚼慢咽,拼出文章中隐含的味道,真是爽快至极!可惜这样的文章当初我是当成普通的阅读题来做的,目的不纯,咀嚼的次数有限,自然读不出它的美味。
还有两个关于下雨描写的部分,我的理解很简单,就是为了烘托当时的气氛,离任时遇到下雨,而且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的赠言,多么狼狈!董老师进一步引导说,这场雨还说明,即使是下雨,我们的交接仪式也不能耽误一分钟,一切都要按章行事,必须按时完成交接仪式,即使下雨也不行!显示了我们维护国家主权、收复领土的决心和坚定地意志。痛快!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董老师原本是教数学的,语文也能分析的如此透彻,真是视角不分文理科啊,理科生更有独特的视角,对语文学习有更深的领悟。学习了。读进去,慢慢的品,相信只要自己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也会有独特的发现,给孩子们一份份惊喜的精神食粮的。
附:原文《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
①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②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了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③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别了,别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再有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了。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④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⑤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⑥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⑦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⑧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⑨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⑩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⑾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