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印象2——云南大学的大门
(2016-08-22 23:10:57)
标签:
杂谈随笔云南印象云南大学 |
分类: 03原创-游记随笔 |
放假将近一月,以没有网络为借口,已经没写博客将近一个月了,总觉得有满脑子的观点、看法,相隔近一月突然发现,很多问题,现在的想法和当初发生时的看法已经有或多或少的差异了。今天再次执笔,一时不知从何写起,还是写写我的云南大学之旅吧。
说起我的云南大学情节,突然让我想起了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还有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著名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这两个故事的异曲同工之处,就在于作者笔下念念不忘的曾经的世外桃源,再次寻去,已经踪迹不见。我印象中的云南大学大门,也是找不见了。倒不是说云南大学环境有多优美,多么令人向往。只是,当初来云,只是尽了云南大学的大门,其他景点或地点,都没有涉足,一日云南游,只为云大能收留。十几年后,千里迢迢再来云南,想看看曾经踏入的云南大学大门,遗憾的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已经找不到原来的痕迹了。
十几年前,印象中,我踏入的云南大学大门,望眼一看,就是高高向上的台阶,光秃秃的没有大树遮挡的陡峭台阶。当时还觉得奇怪呢,一般来说,大学的大门,应该是宽阔平坦的大道啊,云南大学怎么一进门就给人个下马威呢,大门口就是高高在上的台阶,有点突兀,有点奇怪的感觉。所以,再次来云南,第一想去的,就是故地重游,再次踏入那个曾经十几年前就踏入的云南大学的大门。
这次重游,发现云大正门的台阶依稀相似,但已被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的浓枝密叶遮住了大部分的台阶,看不出有多高有多陡峭了。难道不是这个大门么?也有可能,我试探着又走了云南大学的西门、北门、东门、东南门,每个大门都认认真真的走过了,回过头来再看,还是没有印象中的那个大门。真是奇了怪了,难道十几年前的大门,已经重修该换了么?不至于吧,有近百年历史的云南大学,不至于大刀阔斧的换大门吧,不过,谁知道呢?
穿梭于云南大学之中,反反复复把几个大门走了几遍,比较起来,南门,也就是云南大学的正门,与我印象中的最相符。第一,当初来昆明,进云南大学,是有牌子的正门,云南大学的几个门中,不管大小,只有南门是有牌子;第二,印象中的大门,有个高高的陡坡和台阶,东门好像也算是有个高坡,但没有台阶,而且,两边也没有可以环形的柏油大道,最重要的是,没有门牌,不太相符。只有南门一进门就是高高的台阶,这点和印象中的最相符,只是,台阶旁边的郁郁葱葱的大树,实在是印象中没有的。莫非,这些大树是最几几年才从外移植过来的?也有可能啊,很多单位或部门为了显示其历史悠久、威严气派,花大价钱买些参天大树,也不是个例啊。没有人跟我说这些,哪个是我十几年前踏入的大门,真的是无从知晓了。
个人的这段经历,让我无厘头的想起了这学期要讲的《桃花源记》教学,若是以前问孩子们:《桃花源记》是虚构的故事还是个真实的故事?不管孩子们如何回答,我都会很肯定的告诉孩子们,正确答案是:这是虚构的故事!它只是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而已。今年再讲这篇课文,我会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开放化,若真有孩子觉得肯定有其人其事,只是武陵人真的是没有找到,我
想,我会支持他的这种观点的。因为,仅仅十几年的时间,我对云南大学的大门就有了模棱两可的印象,似乎已经找不到原来的大门了,有什么理由会说服孩子们,再过若干年,你所去过的地方,印象中的画面,就一定会原封不动的展现在你的面前呢?云南大学,印象中的云南大学的大门,永远只能在记忆中回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