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北师大教博会——研究学困生的价值和意义

标签:
杂谈随笔北师大教博会学困生教学 |
分类: 02原创-随感杂谈 |
说到“改善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策略及途径”这个论坛,我要郑重的感谢朝阳区教科所主管高中教科研工作的曾庆玉博士。
本来我就计划要去听“改善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策略及途径”这个论坛的,走进会场一看,居然是前排圆桌会议形式,后面的座椅上都贴了标签:朝阳、海淀、东城、西城、平谷、丰台等,每个人进去,都有工作人员询问是谁带过来的,哪个区的,好像这个分论坛是给北京各个区县指定的人员准备的,我有些心虚,但还是说自己是朝阳过来的。工作人员又问:是曾老师带来的么?我有点发愣,真不是啊,那怎么办呢?正尴尬时,曾老师来了,尽管不认识,看到工作人员对她的称呼,立刻知道了她就是负责我们朝阳的曾老师。曾老师苗条的身材,窈窕淑女,扎一个马尾,看起来很年轻也很亲切。我像是见了亲人,赶紧跟曾老师自我介绍。 一听我也是朝阳的,曾老师非常高兴,她还担心大家因为双休日来不了呢,没想到还来了不少,化大附也来了两位老师。这样一来,我们朝阳的力量壮大了,但座位怕也不够了, 曾老师坚持让我们坐在指定的位置上,然后准备了两把活动椅子,以备后面有人来。活动结束后,曾老师还代表朝阳区教科所给我们领了几本关于分层评价的研究成果,如果我们以个人的名义来参会,是没有送书这个机会的。非常感谢!感谢曾老师!
好了, 废话少说,这次会议的主报告是梁威教授的《关注差异 关爱学生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梁教授把自己研究了20余年的研究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研究的成果等做了简单的介绍。介绍的虽说简单,但做起来,可不是一项小工程。后面4位区县的领导做的报告都是基于梁教授的解决学困生问题的理念所做的实践探讨。他们分别来自石景山、房山、密云,所做成果题目分别是“以区域教育整体推进中小学学习困难的实践研究”“石景山区学习困难分会解决中小学学习困难问题的途径及策略研究”“发挥教师群体智慧,探索转变学习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基于分层评价理念,促进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发展”。
也许是上午刚听了北京十一学校的改革发展情况的缘故,直觉梁教授的分层评价理论与十一学校的分层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许我才疏学浅,没能弄清楚他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只是有种直觉的印象。分层评价,是对学生的情况根据其基础、态度、进步情况所给予的不同层级的评价,让学习困难学生也有了成就感和动力,有助于困难学生的进步。十一学校则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学生自己 的意愿分层次的编写教材,每个层级都有不同的教学方案。学生在选择适合自己的层级的课堂时,不会有成绩低下的自卑感,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将来的发展方向,自主的决定选择哪个层级的课程,同样也解决了学习水平不一致的情况,可以说,北京十一学校对此解决的更大范围的学生层次问题。
当然,北京十一学校所说的分层教学只是李建平老师在她的著作中大概说明的一种改革方向,没有听过十一学校关于其教学方面的改革报告,具体不详。
本来我是想听听如何解决语文教学方面的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的,梁教授是数学方面的专家,她所做的《数学分层测试卡》是针对数学困难学生设计的,数学老师听了会很有感触,语文方面,就需要根据梁老师的课题精神,自己转化学习了,不管怎么说,收获还是蛮多的。
原北京教科院副院长文喆老师别看头发花白了,谈起问题来,声音洪亮,思路缜密,条理清晰,一点都不像是个已经退休的老领导。文院长高屋建瓴的评价了梁教授的分层评价研究课题,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对分层评价的重大意义、发展前景做了详尽清晰的分析,佩服!
本想只是来看看,结果实打实的听了两天的课程,每天早起晚归,比上班还要紧张,但也真正是一场精神的饕餮大餐,对自己思路的开拓、视野的开阔,精神的启迪,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