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给孩子们讲《西游记》

(2015-01-29 22:53:29)
标签:

《西游记》

小说

校本课程

杂谈

教育

分类: 01原创-教学心得

    《西游记》是我比较喜欢的四大名著之最,没有之一。希望我的学生们也都喜欢这部经典名著,可是如何让孩子们真正喜欢《西游记》,而不只是看看《西游记》的电影电视呢?我想用讲故事的方式学《西游记》。正好学校要求我们上交校本课程纲要,这几天也太忙,没有时间顾及其他,那就把这份《西游记》校本课程纲要作为博客一篇吧,偷懒了:)

    授课时间  2015.9

    授课结束时间 2015.10

    授课对象 7年级

    总课时 10

一、校本课程整体目标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民间传说。 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师的引导及同伴的交流、互助,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的兴趣,根据《西游记》的内容展开想象,加上自己对其中各种人物和事件的理解,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想象阅读,培养想象能力,同时,学会对四大名著的阅读方法,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课程研发基本思路(学校办学及发展需求、学校课程整体建设、学生需求评估等)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西游记》是妇孺皆知、老少皆宜的神话故事,又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可谓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阅读《西游记》、品味西游记,从《西游记》中学习其文学风格、语言特点、人物描写、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印象,都会让学生兴趣盎然,不再把学习当做苦差事。 《西游记》共100篇,不可能篇篇俱到,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选择有代表性的精读,再结合上下文、前后章节,学会略读、速读,快速找出所需答案,培养学生们的快速阅读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而且,每个章节既有关联,以取经为总线,每个章节基本都是独立的小故事,不看完全篇,不影响阅读的兴趣和对故事的理解。

    课程主要内容(选择内容的依据及内容的序列安排) 本学期走进《西游记》——用讲故事的方式学语文校本课程,共开设10课时。 课时具体及时间安排内容如下:

 第1课:大家了解的西游记(不看原著)——

    畅所欲言

第2课:如何快速阅读小说——

    题目、目录和作者、学会速读、做笔记

第3课:精彩回目讲解——

    大闹天宫

    对其中的字、词、句、段进行了点评;结构上,每一精彩章节设有“人物形象”和“名著背后”,帮助读者深入分析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形象,突出小说艺术特色,补充小说背后的人文、历史等其他各方面内容。

第4课:精彩回目讲解——

    三盗芭蕉扇

     对其中的字、词、句、段进行了点评;结构上,每一精彩章节设有“人物形象”和“名著背后”,帮助读者深入分析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形象,突出小说艺术特色,补充小说背后的人文、历史等其他各方面内容。

 第5课:精彩回目讲解——真

    假孙悟空

    对其中的字、词、句、段进行了点评;结构上,每一精彩章节设有“人物形象”和“名著背后”,帮助读者深入分析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形象,突出小说艺术特色,补充小说背后的人文、历史等其他各方面内容。

第6课:章回目录、诗词大串讲——

    快速了解全文内容 《西游记》的章回标题,往往是本章的主题、文眼,而若把《西游记》中的诗词偈颂摘出单独成书,便是一部完整的丹经(关于炼丹方面的专业书)。 第7章: 思考:妖精和菩萨有本质的区别么? 只要没有彻悟成佛,都有退转的可能,菩萨可以变妖精,“菩萨妖精,妖精菩萨,总是一念”,佛祖的大舅子、老君的童子和青牛、文殊菩萨的坐骑、观音菩萨池中的金鱼都成了妖怪。妖怪和神仙没有绝对的界限,知道了这一点,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去悟会。佛学角度有些难度,从“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角度来分析,学生们会更容易接受。

第8课:你最喜欢或讨厌《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

    从书中找出他的特征、事迹,做出批注。

 第9课:《西游记》中哪个人物算是成功人士?

    如何看待他的成功?

第10课:给大家讲一个你最拿手的《西游记》故事并汇总心得

三、课程具体实施(含课程组织形式、课时安排、课程形式:讲授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学习形式 场地:普通教室(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