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疆之旅——和田博物馆

标签:
旅游杂谈文化 |
分类: 00原创-我爱新疆 |
一层展厅总面积才530平米,4个小展厅还没开放,所以不到30分钟,我们就相对详尽的参观完毕,本想再去二层民俗礼仪展厅看看,管理人员说第二层民俗礼仪展厅据说文物都没了,玉器也都没了,破破烂烂的,几年前就不开放了。这样啊,那第三层博物馆学术研究交流中心呢?那更不能开放了,那是开会用的地方,平时都是锁着的。那负一层呢?“负一层?”管理人员笑笑:“那是库房,我们自己都不能随便进去的,能看的就这一层。”这样啊,网上的介绍太理想化了。有点遗憾,宣传的挺好,诸多限制啊。不甘心这么快就逛完了,再进去细细看看吧!
史料记载,和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大约在距今3000年左右,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于阗建立了国家,在西汉时期(距今约2000年)尉迟家族称王,统领于阗。公元前60年,归西域都护府统辖,正式列入中国版图。7世纪中叶,唐朝政府在天山以南设安西大都护府, 675年在于阗设置毗沙都督府,下置十州。元为蒙古宗王分封地,1279-1289年,元政府在此设宣慰使元帅府。清乾隆24年(1759年)设和阗办事大臣。1884年,新疆建省,置和阗直隶州,辖于阗、洛浦两县;新中国成立后,设和田地区,辖和田市以及和田、墨玉、皮山、洛浦、策勒、于田、民丰七县。
如此辉煌的历史,我们在博物馆看到的却只是少的可怜的文物和显示其曾经辉煌历史的各种遗址,实在让人唏嘘不已。著名的遗址如皮山县“桑株岩画”、洛浦县“山普拉古墓葬群”、热瓦克大塔“、墨玉县“麻扎塔格遗址”、民丰县“尼雅遗址”、于田县“喀拉墩佛寺”、“原沙古城遗址”、策勒县“丹丹乌里克遗址”等,基本已经是废墟一片、土丘一堆,文物荡然无存,徒有历史记载,凭空想象曾经的辉煌......
更让人叹息的是,佛教早在公元前就已传入于阗,由于当时的国王尉迟家族虔诚信仰并极力弘扬,于阗很快就成为佛教的圣地,同时,大批的大乘经籍从于阗弘布到中原,成为中原大乘佛教的策源地。但从公元11世纪初期,喀拉汗王朝开始了对于阗国的统治,由此佛教被伊斯兰教取而代之。在前面的《两棵树》介绍中说的神秘的洞穴就是佛教子弟为了逃避伊斯兰教教徒的破坏所隐身的地方。此后1000年间,伊斯兰文化逐渐发展,形成一系列清真寺及麻扎墓葬建筑。曾经辉煌的的佛寺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逐渐被流沙埋没,再后来,又被外来所谓考古学家的探险考古所破坏殆尽,大量的精美文物被流散海外,剩下的这些带不走的遗址土疙瘩,带着岁月的沧桑和无尽的诉说,留给我们无尽的伤心和遐想......
这个展品很大,没在展橱内,估计是个仿制品,但不知是为何物?有何用处?有考古爱好者或专家看到的,
希望帮我解答疑惑,谢谢!
由于只有一层展厅,看了两遍甚至三遍,也是不足一小时,走出大门,阳光依然灿烂,信步向西穿过马路,诸多卖馕的小店,摆着满满的各种馕,看起来很诱人,买了几个大馕还有上面的这些像面包一样的馕,也不知怎么称呼,带回家让家人尝尝吧,不管好吃与否,也算是地方特色的东西呢。
地图上看,博物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离的很近,就是马路对面,想起上个月在该校看的文艺演出,很想再进校园看看,可是走着走着,调向了,走到十字路口的西南方向,看到的是维族医院,好不容易穿过没有行人红绿灯,没有交警,拐弯过路口车子从不减速的和田十字路口,不想再冒险了,尤其是带着腿脚不便的老妈,过和田的马路是在是让人胆战心惊。也罢,还是回去罢。
归途看到一所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拍个照,也算是给自己的一路行程做个标记。平时从未走过这条路,今天斗胆走走看,和田真的不是很大,地图上看起来挺远的两个地儿,走走也就到了,根本不用坐公交打出租。 不过,就是这么个不大的城市,却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有古佛教文化的辉煌历史,有享誉世界的和田玉,这是一个古老的城市,这又是一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城市,就像核桃王长出新枝,无花果王结出新果,千年的胡杨屹立不倒,和田的生命力是顽强的,是不容置疑的。就让我们为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祈祷吧!和田,和睦之甜,和谐之田、和气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