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plun
plu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9
  • 关注人气:2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南联大的故事,未完待续

(2017-11-04 22:12:09)
标签:

杂谈

睡前聊一会,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

近日,“西南联合大学建校八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评论君有幸在现场聆听一群平均年龄超过90岁联大校友的集体回忆,近距离地感受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致敬这一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3qGBpicMFJ43ogF6FAtcuvAR9ibfoaFw3fH8xRGKyfy0o2mt91gW30rZiaYaQHicwT4ibansmPwiapsCPiaOEdCvs5XK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西山沧沧,滇水茫茫,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是衡岳潇湘。”一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进行曲》,唱尽了西南联大“辞却了五朝宫阙”的辛酸过往,折射出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深重苦难。“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诞生于山河破碎的危难时局,行进在硝烟弥漫的神州大地,西南联大最终落脚在西南边陲用泥土板筑成的围墙里。就是在夏天漏雨、冬天灌风的条件下,这所集三校之力、于非常之时组建的“临时大学”,却发展成彼时教书育人的理想场所、救亡图存的精神高地,书写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不朽传奇。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3qGBpicMFJ43ogF6FAtcuvAR9ibfoaFw3fG7huVN2KXZUt0bmSoWanK3ykHfCBIyrpMQp97ibHqHN81NAMyWSYC6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在纪念大会上,校友代表杨振宁先生用“幸运”来形容自己的求学经历。的确,徜徉在西南联大略显破败的茅草屋,却可以欣赏朱自清、闻一多的文学造诣,旁听吴宓、钱钟书、朱光潜的美文佳作,与陈寅恪、傅斯年、钱穆一头扎进历史,同冯友兰、金岳霖切磋哲学心理,和陈省身、华罗庚一起钻研算学,与吴大猷、叶企孙争论物理前沿……正是在与大师的朝夕相处中,从1937年到1946年的短短8年零11个月,3000多名毕业生里就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元勋、100多位两院院士……成才率之高、成才梯度之密,一直到今天都是众人苦苦追索的命题。

有人将西南联大的成才密码,归结为备受推崇的“联大精神”。北大教授陈平原曾提到,“联大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联大有精神:政治情怀、社会承担、学术抱负、远大志向。什么是联大精神?其实,联大精神就体现在“刚毅坚卓”的校训中,就彰显在“停课赏雨”“跑警报”的乐观精神里,就镌刻在如今依然挺拔于西南联大旧址和北大、清华、南开的纪念碑上,就吟唱在“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校歌旋律间。正如被称为中国焊接第一人的联大校友潘际銮院士坦言,“那个时候,国家都快要亡了,我们读书的时候,哪里会想着就业、赚钱啊这些事,都是想着学好了,怎么才能救国。”无论颠沛流离,不管饥寒交迫,联大师生“身处逆境而正义必胜的信念永不动摇”,始终背负着同国家民族命运共进退的时代使命。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3qGBpicMFJ43ogF6FAtcuvAR9ibfoaFw3ffJR0K3uHs8iaia6PMnvvQfeicbEenUGSIwoXFTKsheHkPPqU3PlnUuWq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今天,我们对西南联大有了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百度搜索“西南联大”,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数字场景中追寻“未消失的联大映像”;品味名家传记,在大师的回忆中就可以拼接起西南联大的岁月轮廓……但我们纪念西南联大,不仅仅是为了研究人才培养的模式、重温西南联大的旧址旧貌,更是在呼唤联大精神在新时代的回归和融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爱国、担当、奋进、自强的精神之光,时隔80年依然能在今天点亮所有人的道德星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

一首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毕业歌》里,第一句就这样唱道,“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此时此刻,昂首阔步于新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时代精神的滋养、历史使命的担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南联大的故事未完待续,而我们的新征程也整装再发。

这正是: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大家晚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