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滴滴联姻优步,出行如何更美好?

(2016-08-02 21:53:19)
标签:

杂谈

“打则惊天动地,‘合’则恩爱到底”。昨天,滴滴出行宣布与优步全球战略合作,同时收购优步中国,全球市场都为之画出惊叹号。“这一合作标志着中国‘共享出行’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封来自滴滴出行的内部邮件,透出对“联姻”的喜悦。

“名正则言顺”。回首网约车驶入国内这四年,可以看到,尽管市场空间巨大,但政策约束也同样大。去年征求意见稿发布后,行业曾一度陷入恐慌。然而,青山遮不住。经过充分的讨论,凝聚共识,改革最终一锤定音:网约车合法。这也是全球范围内,网约车首次得到的国家层面立法支持。而改革靴子刚落地,市场旋即穿鞋起跑,这样的速度体现了市场对改革成效的认可。当方向既定、障碍移除,市场就有了更规范的行车道。规范中的网约车发展,马力将更足。

改革点火,市场踩下了油门,但“烧钱补贴模式”会不会终结?消费者受益程度会不会减少?对此,滴滴宣称“补贴会继续”,但业内分析人士坚称“价格战将走向平息”。市场最终走向将如何,还得拭目以待。不过,一旦行业走出价格战的丛林、告别“史诗般的对决”,人们自然会叩问:合并,能给行业带来什么?

对于滴滴而言,扎根更广阔的本土市场,洞悉各层次人群消费习惯是其优势,当白热化竞争逐渐平息,更深入研究用户习惯、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会是“必要的功课”。而对于优步而言,算法、创新一直是它的强项,如何借助收购,更好地将国际智慧洇开在中国市场,或也会成为“自然的逻辑”。从强势对抗到四手联弹,从提升乘车体验到化解安全风险……消费者对于体验拉升将更有期待。

会涨价吗?也许这是普通消费者听闻此讯最自然的反应。本来,网约车行业就存在其他竞争者,如此大动作,自然也触发了坊间对这桩收购案会否导致垄断提价的疑问。根据中国IT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16年Q1中国专车市场研究报告》,一季度,滴滴、优步分别以85.3%、 7.8%的订单市场份额分列行业前两位。一旦合并,一家独大的态势更加明显。因此,这一“经营者集中”过程本身,是否构成了被反垄断法规制的“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据今天上午商务部的记者发布会的消息,商务部表示“尚未收到有关滴滴和优步中国相关交易的经营者集中申报”。但发言人沈丹阳强调:“滴滴和优步中国合并还得申报,不申报的话,往下走不了。”可见,对于这样一桩颇具业界影响力的经营者集中案例,无论市场还是政府,关注不会“熄火”。

网约车一举一动引发关注,归根到底在于,它不仅是一个“随叫随到”的生活方案,更是全面深化改革如何推进的鲜活样本。从非法到合法,政府、民意与市场在利益平衡中良性互动;从竞争到合二为一,企业的奋蹄,既让我们看到市场的无限活力,也让我们深知:新事物的发展与规范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会是一个系数不断微调的连续函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