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今天早上,喂完小妞,姥姥和姥爷把小妞拎下去看广场搞活动了,我自己在家清静静的吃早饭。忽然发现,木耳姥姥给我盛的稀饭里有两颗红枣,刚要往嘴里放,转念一想:这枣要不要留给木耳小朋友啊?。。。话说,我是很爱吃稀饭里的红枣的,甜甜的香香的,一碗里面能盛5、6颗,可是今天的两颗我却没有吃,留下了,原因呢?很简单:木耳爱吃的东西,为娘的我不舍得吃啊!
看着盘子里挑出的两颗红枣不禁莞尔,想到了我小的时候吃鱼,爸爸吃鱼头,妈妈吃鱼尾,我吃最好的部分。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傻乎乎的我总以为:爸爸妈妈不爱吃鱼,只爱吃鱼头鱼尾。后来大点了,懂了,知道他们是“不舍得”,再大点,挣钱了,爸妈还是吃鱼头鱼尾,我就开始不高兴了:咱们又不是没钱买,你们干嘛这么憋屈?心里就开始埋怨爸妈太小气。
可是自从有了木耳,好像忽然就理解了,理解了父母的“不舍得”!像鱼头鱼尾一样,只要是木耳爱吃的东西、或是需要的东西,我很是舍得,买的时候只看品质不论贵贱,朋友们送了外号“败家**”,可是对于自己,却有些谨慎,最近木耳爱吃鱼了,冰箱里爷爷奶奶拿来的野生小黄花我再不吃一条,给木耳留着;木耳爱吃苹果,两箱栖霞大苹果都存在冰箱里,只给木耳吃;姥爷买了桃子,我吃到甜的就不想继续吃了,很怕给木耳留的那个不甜,干脆给木耳吃了以后我啃桃胡。这么多的“不舍得”还真不是因为没钱买,可就是打心眼里,只要木耳爱吃的东西,我就不愿意再碰一下,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给木耳留着。
终于明白“不舍得”原来无关乎金钱、无关乎物质,而是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于是开始在吃饭的时候安排任务:今天的虾,爸爸,必须吃几只!妈妈,必须吃几只!因为心里知道,他们不是不爱吃,我们也不是没钱买,只是如果让他们自己主动地吃,仍然还是不舍得想留给我,干脆,适当地给点小小的“威胁”:你们不吃,我可也不吃哈!
就这样,就算是经济条件一天天的好起来,“不舍得”的事情还是经常会在生活中发生。孩子不用埋怨父母对自己的“吝啬”,也不要太强求父母去改变,父母对我如此,我对木耳也是一样。我们彼此理解就好,吃与不吃、用与不用,只要孩子有心、父母有爱,终究会在一个合适的位置找到平衡,到那时,“不舍得”就是父慈子孝,就是家庭和睦,也许这就是“养儿方知父母恩”的最好体现。
http://s2/bmiddle/6e139ec1hab8a84240801&690
http://s2/bmiddle/6e139ec1hab8a849e2ab1&690
http://s5/bmiddle/6e139ec1hab8a84ea6d04&690
http://s15/bmiddle/6e139ec1hab8a8536c8ce&690
http://s13/bmiddle/6e139ec1hab8a8573b3cc&690
http://s7/bmiddle/6e139ec1hab8a85cf5b96&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