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生下的第一天,我妈就对我感慨:你这闺女以后不好管,脾气太大。护士小姐推着满满一车的娃娃去洗澡,我们在病房竟然可以在众多婴儿的哭号中分辨出女儿的声音,别人“啊、啊”的哭声悠远绵长,只有我家的粗着嗓门,象个大老爷们似的“啊、啊”大叫,底气十足。
女儿满月后带着回娘家,堂妹躺在女儿身旁,看到女儿耍脾气的一幕,很有感慨地对我说:姐,丫丫简直就是天使和魔鬼的化身,笑起来象天使,哭起来象魔鬼。
女儿六十天,公婆回了老家,临走婆婆说:别老抱孩子,让她哭一会儿就好了。于是我在洗衣服的时候让女儿独自躺着,丫头开始哭,先是小声地抗议,只一会儿,声量骤大,依然不去抱她,娘俩比拼谁更固执,二十分钟过去了,丫头哭声没有一丝减弱,更加上了对空气的拳打脚踢,多了丧心病狂的意味。没办法,只得将女儿抱起,却发现尿湿了被子,拉脏了褥子,这就是让她哭一会儿的代价。
女儿渐渐长大,遇到不顺心就哭闹简直是家常便饭,通常情况爷爷举手投降,最后总会遂了女儿的意。为了女儿的暴脾气,我求助过很多书籍,什么转移法、讲道理法、冷落法试过无数次,效果基本没有,最终都会在女儿坚持不懈的痛哭中大人缴械投降。我也曾经在忍无可忍之时揍过她的屁股,可下次再遇到同种情况依然大哭,你总不能一天无数次揍她吧,更何况揍完之后我要后悔很多天。
我爸我妈在看到丫丫呼天抢地、跳脚尥高后说:天生的脾气,你的脾气就不好,丫丫有过之而无不及。
婆婆说:长大了就好了,你总不能让她哭几个小时不理她吧?病了还是大人着急。
好在,女儿在发泄过顺了气后很快忘记伤心,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继续。大人还在生气?那是你活该。
这不,暑期我们回了老家——山东泰安,住在宾馆,本该午睡了丫头不知为何偏要吃宾馆的方便面,我告诉她方便面不要随便吃,添加了很多防腐剂,对小孩子健康没有好处。老公也说小孩子不能看到什么就想要什么,得有点规矩,再说刚吃过饭,况且我们也没有碗泡面。丫头一听立马不干,开始哭闹,外加跳脚,我想冷落她一下,自顾自去睡觉。老公拉着女儿开始讲道理,无非刚吃过饭已经很饱了现在该睡觉了等等,并许诺她真想吃就等到晚上。丫头根本不听,愈加疯狂:就要吃,就要吃地大喊。劝说未果下,老公想给丫头讲故事转移注意,刚拿起书就被丫头一把夺过摔到地下,老公想发作又怕斥责声影响别人只能无奈地闭了嘴,丫头哭起来任神仙也没办法,她只沉浸她悲惨的世界里。我的耳朵啊,被嗡嗡的哭声蹂躏,我捂着耳朵,紧闭双眼,平息自己的怒气,不,我不训斥你,我也不打你,我不当无能的家长,可我又该怎么教育你?
这时候,宾馆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老公接听后说是服务员,以为发生了什么意外,丫头的哭闹声把服务员都惊动了,我对于制止她的哭声还是没有好主意。丫头发了这么长时间的疯,见我们依然不理她,开始拿我的衣服出气,她撕扯着我的衣服并扔在了地上,一边使劲地在衣服上跺脚,一边哽咽着喊:踩妈妈的衣服,就踩妈妈的衣服!我和老公依然沉默,为了表示我的不屑,我用被子蒙住头,这时感觉女儿走到我的床前,紧接着疼痛传来,原来女儿抡起胳膊在击打我的头部,我忽地抬起头,怒视着她,老公也愤怒的样子,但没说话,配合着我的冷落,看着女儿不可理喻的样子,我的眼泪忽然流了下来。一时间想起很多:想起怀孕时因为妊高症每周二五点起床排队产检,想起我生产后的大出血,想起为了让女儿得到更好的照顾我对婆婆的忍气吞声,想起妈妈住院因为女儿还小我不能很好地尽孝,想起为了给女儿创造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我的节俭......可我现在竟然被女儿打,别说感恩,此刻她对我连起码的亲情都没有。仿佛我已垂垂老矣,正等着她的照顾、安慰,可她却对我大打出手。老公拉过垂泪的我,给我个拥抱表示安慰。
我和老公依旧不理丫头,闭上眼睛装睡。过了好一会儿,丫头安静了,我控制不住好奇微微睁眼观察她,只见她把衣服脱下叠放整齐,然后换上睡衣,又把我被踩的衣服拾起叠好,再放到柜子里。一切就绪后,自己躺在床上乖乖去睡觉了。
一觉过后,我依然很郁闷,对女儿置之不理,丫头也醒了,主动帮我把衣服从柜子里拿出,对我说:妈妈,你的衣服,穿上吧,别感冒。
和老公带丫头外出,丫头拽着我,让我把头低下,告诉我有话要讲,我低下头倾听,女儿很不好意思的样子,说:妈妈,你可以原谅我这一次吗?我知道女儿对中午的事情已经后悔了,就对丫头说:你今天打了妈妈,妈妈确实很伤心,你想想,每次有好吃的,妈妈会留给谁?每次你生病,谁会不睡陪着你,可是妈妈付出了那么多,你今天却对妈妈动了拳头!女儿听后,更加难过了,对我保证:妈妈就这一次,请你原谅我,以后再犯就不要再原谅了。看着女儿真挚的脸,我承诺:妈妈这次原谅你。我知道,中午的小魔鬼已经溜走,留下的是一个美丽天使。
下次,我不能保证女儿不再犯类似的错,如果有下次,我该怎么办?听之任之吗?或者等着她认错、忏悔、改正?再或者以暴制暴?这一刻我忽然感觉好失败,面对女儿,我竟如此无奈。幼儿园小班结束后,老师对女儿做出如下评价:丫丫小朋友是我最喜欢的女孩儿,和小朋友在一起从来不计较得失,没有一些女孩的小心思,从来不去挑拨是非。看来女儿在外是懂道理的,更是令人肯定的好宝宝。老师对女儿的赞扬我由衷欣慰,可在家里发脾气时截然不同的表现着实让我无语,但愿老师能帮助、引导丫丫在家中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脾气,但愿在我们家长收效甚微却依然孜孜不倦的教育下,但愿随着年龄的增长荣辱观的形成女儿的坏脾气会收敛一些,但愿魔鬼远去,天使永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