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年级《可能性》观课记录与点评

(2013-12-01 00:35:55)
标签:

育儿

分类: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与论文

三年级《可能性》观课记录与点评


一、抛硬币游戏

师抛生猜。

师:为什么一会儿是正面朝上,一会儿是背面朝上呢?

生:因为硬币有正反两面,所以有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

师:对的。这就是事件的不确定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可能性》(板书)

二、猜球游戏

请两学生上来从盒子里摸球,老师猜,如果摸出黄球算老师赢,如果摸出白球算学生赢。(师全部猜中是黄色)生质疑,肯定盒子里全部是黄色球。

最后得出结论:因为盒子里只有黄球,所以不可能摸出白球。

板书:

只有黄球   一定

没有白球   不可能

三、小组合作摸球游戏。

每个小组分工合作摸球20次。活动5分钟后各小组汇报:

我们摸到9次白球,11次黄球。得出的结论是:因为盒子里有白球也有黄球,所以有可能摸到黄球,也有可能摸到白球。

师随后板书:

有黄球有白球   可能

四、巩固提高

(一)大屏幕展示。小组讨论后个人回答。在括号里填可能”“不可能”“一定

1.地球(  )每天都在转动。

2.我从出生到现在(  )没吃过一点东西。

3.三天后(  )下雨。

4.世界上(  )每天都有人出生。

(二)做课本108页按要求涂一涂。

(三)联系生活,你会用一定”“可能”“可能说一句话吗?

点评:

我试从“教师教学”的维度来观课评课,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有一、抛硬币游戏。二、猜球游戏。三、小组合作摸球游戏。四、巩固提高。整个教学环节都是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中进行,学生轻松获取了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就成为“游戏——猜测——体验——推想——验证”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

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学以致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三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本节课时,黄老师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如“猜球游戏”、“小组合作摸球游戏”,学生喜闻乐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又如,让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的事,更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真正做到了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板书的呈现适时,简洁,明了,突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果教师关注学生的面能更广一些,也许更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坐在后面举手好几次的学生,如果老师看到了,不能一一提问,至少需要一句话鼓励,不至于让学生太失望。激励学生的语言如果能够再丰富一些,课堂教学效果也许会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