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同学的空间中了解到有这样一位父亲,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独特,让我感悟颇深。他从来没有辅导过女儿做功课什么的,就是每天回来跟女儿聊十分钟,而且只聊四个问题,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这的确很神奇,让我们品悟了家庭教育的智慧和灵动。
这四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涵着丰富的含义:
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3、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
4、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助吗?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调查女儿的价值观,了解她心里面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使孩子树立是非观念,弃劣扬善;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激励女儿,捕捉自身闪光点,增加她的自信心,快乐向前;
第三个问题是让她确认一下具体学到了什么,让孩子善于思考,归类,总结,通过点击收获,能进一步巩固和回顾知识要点;
第四个问题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很关心你,让你感受到来自父亲爱的关怀;二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应该靠自己主动的去完成,不能依赖父母。
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四个问题,包含了很多疼爱关怀在里面,事实上也证明很有效。http://s16/bmiddle/6e08659cgb12d8072128f&690面对这位父亲育女独特的四句问话,我倍感惭愧,由于自己从小到大读书总是名列前茅,因家庭困难没能读高中考大学,只是考了小中专读师范学校,所以对女儿的期望值开始很高很高,希望他将来能考上文化大学。然而面对孩子一次次平平的考试成绩,我的内心备受煎熬,甚至心灰意冷。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我常常伴随着失落与不满,埋怨孩子不用心学习,不静心做事,不追求进步,不名列前茅……打、骂都曾有过,当时真是“恨铁不成钢”呀!现在忆起来很是后悔,曾经年轻的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是那么的无知和武断,总是打击孩子,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我总是感到孩子不优秀,不出类拔萃,甚至觉得有些伤自尊……
值得欣慰的是,孩子性格很开朗,心胸也开阔,在我的“风雨”面前,总是很大度和宽容,总说是父母为她好,他不生父母的气,非常的懂事,经历了那么多来自我的打击,她依然没有失去信心,在陪她艺考的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她的自信与从容,最终如愿考上山东艺术学院古筝表演专业,成为了我如今的自豪和骄傲。
现如今在大三的女儿,已经长大了,在于我们的视频聊天和信息沟通中,坦言应该好好学专业和文化了。没有了我的絮叨和指责,孩子学习生活得很努力、快乐和自立,去年还到了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林玲老师学习一周,考取了古筝高级教师资格证,大二学年末考试还获得了二等奖学金。好在女儿还在求学的道路上,我懂得了以上的道理还为时不晚。今后,我会给女儿以极大的信任,不再会吝啬自己的赞美,用爱的温暖和鼓励,捕捉孩子的闪光点,激扬她不断地追求向前,真切的祝福我的女儿能学有所成,满载而归……
http://s16/bmiddle/6e08659cgb12d8072128f&690家长朋友们,在教育理念中,要把孩子教育好,最关键的就是亲子关系要处理好。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责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相信家长所有批评、表扬的出发是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关系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教育孩子的最简单的事情,用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伴随孩子成长”。但是,现实生活大部分人的亲子关系是不稳定的,或者说是扭曲的,孩子并不能真正信任家长。
谁家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子女的,但中国98%的家长错把爱的方式当成了爱。比如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吃,最好的衣服穿,这只是一种爱的方式,并不是爱本身。而家长们的爱也经常是有条件的,比如会出现只要这次考试得了前三名,就带你去哪里玩等等。
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无条件的,是一种整体接纳的,是要让对方接收到的,当我们的苦心爱心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时,作家长的就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恰当了。在这里,以下六点也许对我们教育好孩子会大有益处,您不妨试一试:
1、建立平等的关系,绝对禁止高压、打骂孩子的做法,抛弃讽刺挖苦,远离拳脚相加。
2、真正地无条件爱孩子,给予孩子精神意义上的爱。
3、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常跟孩子真诚交流。
4、用正面的方法教育孩子,时常对其鼓励表扬,让孩子在自信中成长。
5、调正亲子关系,远离溺爱,拒绝粗暴,拥抱理智,情感调动,这是最重要的。
6、要注意培养孩子不服输的奋斗精神。
家长朋友们,教育需要智慧和人文,通过以上的诠释,我们都应该清醒地感悟到:只有关注了孩子内心的感受,用爱与鼓励去激扬孩子自信的风帆,让感动和触动浸润孩子的心灵,我们的教育才会大有希望。
衷心祝愿我们的孩子们都能生活在春风化雨的温暖家庭中,快乐地成长,幸福地追求,尽情畅游在学习的海洋里,笑迎风雨,扬帆远航,学业有成,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