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读后感

(2017-01-20 17:31:56)
标签:

读后感

教育

分类: 研读后感

于永正老师曾说起有一句深深触动他心灵的话:“年轻的时候不会教,等会教了,又老了。”这句话相信每一位老师听到都会产生共鸣!初涉教坛的我,有许多迷茫,有许多困惑,在工作过程中感受过努力却不见成效的沮丧,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使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对教育事业产生了动摇。

很庆幸,在我迷茫的时候看到了《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这本书。拿到这本书后,我很认真的去阅读,从中我学会了很多很多,也帮我解决了很多在教学中的困惑,也为我在管理上出了很多的点子,使得我在管理上更加的顺手,让我对这份工作更加有了信心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孩子。这告诉了我勿忘初心,保持一颗童心,与孩子们做朋友。初为人师的我,资历底,能力也是有限的。在面对于年幼的孩子还是比较迷茫的,有时候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无从下手的地步。在阅读于老师的这本书后,使我豁然开朗。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要细心观察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谈话。老师对学生的鼓励、肯定,对学生的影响是可以很大很深远的。不过,表扬要有实指性,忌空泛。“你学习非常认真,每一次的错题都及时订正,且书写非常工整。”“你是个热爱劳动的孩子,每次值日总是那么一丝不苟,连角落不起眼的灰尘都不放过。”——这样就能把表扬的话语具体化。但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自然就能感到你的真诚和关爱,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在不知不觉中拉得更近了。

2、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不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小手如林,你说我说,有时可能是‘虚假繁荣’、‘泡沫经济’。”切莫把学生教浮躁了,为了使课堂“活跃”而设计许多问题,或急于让反应快的优生回答问题,忽视了留时间给学生思考,不花时间点拨那些思维没那么活跃的学生,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学生很难得到真正的思维训练。宁静以致远。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潜心体会文本,老师的提问不可太泛滥,要有一定的深度、难度和价值。跟学生明确回答规则: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必须经过思考方能举手,老师喜欢经过一番思考后,想好了再说的学生。有的学生思维特别敏捷,反应特别快,也喜欢举手,可以告诉他:“我知道你很优秀,当别人说不出或有错漏时,再请你出马,帮他补充、更正,怎么样?”不可让少数学生“独占课堂”,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驾驭好课堂。“必须这样对影响大家学习的学生说:‘这个班不是只有你一个,而是几十个人。你做任何一件事都得先考虑:会不会影响大家。利己,不能损人/损人利己是大家所不容的。’”身为教师,特别是身为小学教师,都会体会到原来走上三尺讲台只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得有课堂管理的能力。如果不能驾驭好课堂,管理好课堂纪律,任凭你把课备得再完美也无济于事——学生在底下说话、开小差,还有多少人能把知识学到脑子里?所以,教师必须要驾驭好课堂,管好课堂纪律。“讲到重点部分,或者降到关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组织教学,给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提个醒儿,否则,学困生的队伍不断扩大将是不可避免的。”

4、多听别人的课。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说过:“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作为年轻老师,经验尚浅,要迅速提高自己的能力,减少“年轻的时候不会教,等会教了,又老了”的遗憾,就得孜孜不倦地学习。听别的老师上课,看优秀老师的课。去学习他们的教态,课堂管理,课程的设计等等;课后进行总结,应用到自己的课堂当中,这样才可以把自己的课上好。这学期我一有空堂时间就去听师傅莫老师的课,从她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在书上学不到的方法、技能。

于老师简朴亲切的文笔,丰富的经验,有效的建议,伴我度过了工作中的迷茫与丧气。读于老师的书,就感觉是与一位前辈,一位优秀师者对话。于老师教会了我许多许多,今后我要加倍努力,把于老师的经验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学生、家长、学校、自己负责,争当一名优秀教育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