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在召唤 清曼寺
二零一四年的泰国旅行(四) 清迈(4)·清曼寺
佛法不敢妄谈,故事就从清曼寺说起吧。清曼寺(WatChiangMan)的的玄机就在它的名字里,这座由兰纳国王满哥瑞监造的清迈第一座寺院,几乎与13世纪的古城同龄。15只石象托起的金顶白塔,毫无例外地出现在每一家明信片商店里。花草树木茂盛生长,同样“茂盛”繁复的还有庙堂屋顶雕花,它们在南国的日头下闪耀着烁烁金光。
晚课的佛堂里坐满了小和尚,国王的照片和佛陀的雕像注视着红色地毯上的人们,即使是吵闹的游客也停止了喧哗,只有佛经的宣讲声回荡在梁栋之间。
几个世纪以后,当达奈讲起他做和尚的故事,就像讲起昨天日升日落里的平凡事。达奈19岁出家,以泰国僧人第一次入寺来说并不年轻。3个月后他还俗了,这代表了泰国人最普遍的向佛修行的行为准则。从来没有来自上层的原则或规定要求泰国男人必须当和尚,但是民间将男子入寺看作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第一次出家的年龄没有限制,可以是少年也可以是中年,但一般20岁以前为宜。出家的时间可以是三天也可以是一辈子,之后还俗,第二次再出家就不可以还俗了。泰国人嫁女儿之前,父母关心的不是对方财产有多少,他们认为只有出过家(等同于孝敬父母)的男人才值得将女儿托付。
19岁的达奈坐在自家屋里,有父母帮忙削发穿衣,当装扮完成的那一刻,他除了是年轻的儿子,更是皈依的僧侣,母亲不可以再碰触他,父亲必须向他施礼。泰国信奉小乘佛教,和尚和女性必须在严格意义上保持距离。此后的三个月里,达奈就开始了回报父母的修行,他每天3、4点起床诵经,5点出门化缘,每天只吃这化得的为唯一一顿饭,所谓过午不食是实在没得吃。其他的时间里,达奈踩着凋落泥土的鸡蛋花,清扫整理佛塔前的空地,或者在游人少至的僻静角落,听师父讲解佛理感悟。更多的日常都与法课有关,修炼获得的不是铮铮铁骨也不是世事沧桑,而是使泰国人本就平静的内心更加波澜不惊。达奈坐在穿破晴空的浓烈阳光中,装饰着金龙屋檐的殿堂威严庄重,往返穿梭的游客打不破心灵的沉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