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梦
文/益生
梦里乘风境自由,心缘做马白云头。
虚窗物色遮幽径,曲槛山河忆旧游。
一片月光摇浅濑,千重韵洒落清流。
尘生且与形神忘,身外身轻意绪柔。
梦回往昔,心随风舞——赏析益生诗作《昨梦》
蔡建荣/点评
纷繁喧嚣的尘世之外,有一方静谧的天地,那是梦开始的地方。益生以一首《昨梦》,引领我们步入一个超越现实、自由翱翔的梦境世界,让心灵得以片刻的休憩与释放。
“梦里乘风境自由,心缘做马白云头。”开篇两句,诗人便以梦为舟,乘风而起,心灵化作骏马,在白云之巅自由驰骋。这里的“梦”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跨越,更是心灵层面的解脱与超越。它告诉我们,在梦境中,一切束缚都被打破,人的意志可以无限延伸,心灵得以真正的自由。
“虚窗物色遮幽径,曲槛山河忆旧游。”随着梦境的深入,诗人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扇虚掩的窗,窗外的景致半遮半掩,引领着思绪走向那条幽深的小径。而曲曲折折的栏杆外,是广阔无垠的山河,触动着诗人对往昔游历的记忆。这两句通过“虚窗”与“曲槛”的意象,巧妙地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虚幻的空间,让人在虚实之间徘徊,回味着那些或美好、或遗憾的过往。
“一片月光摇浅濑,千重韵洒落清流。”月光如水,轻轻摇曳在浅滩之上,那柔和而神秘的光芒,仿佛带着千重韵律,洒落在清澈的溪流之中。这一景象,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更寓含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月光与清流,一静一动,相互映衬,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心旷神怡。
“尘生且与形神忘,身外身轻意绪柔。”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于尘世纷扰的淡然态度。在梦境的尽头,他仿佛忘却了形体的束缚,精神得到了彻底的释放。这种“身外身轻”的感觉,是对世俗烦恼的一种超脱,也是对生命本质的一种深刻领悟。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的意绪变得柔和而宁静,仿佛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至高的和谐与平衡。
益生的《昨梦》不仅是一首描绘梦境的诗篇,更是一篇关于心灵自由、生命超脱的哲理散文。它以梦为引,带领我们穿梭于现实与虚幻之间,体验着心灵的自由与宁静。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这样一首诗无疑是对我们心灵的一次温柔抚慰,提醒我们在忙碌之余,也要学会放慢脚步,倾听内心的声音,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