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72小时(4)

标签:
欧洲自由行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
分类: 周游世界 |
凡尔赛宫不在巴黎市内。
怎么去那里,成了我们的一道难题。跟团旅游,有导游带领,坐着旅行社的巴士,闭上眼睛就可以去,一点不用操心。而自由行一切靠自己,睁大眼睛也难以搞通如何乘车到达。事前做功课时,网上只能查到坐RER C5火车去那里,具体细节无法知晓。
到了巴黎,拿着手中的巴黎地图研究了半天,结论是从旅馆出发,坐1号地铁,到Porte Maillot站 转RER
等真正踏上旅途,才知世上的事远比想像的要复杂。
从1号地铁下车,在去RER
自动售票机上全是法文,不知所云,只能向来往的行人求助。一位貌似来自东南亚的女郎,用不纯熟的英语帮助了我。好不容易,可以买票去凡尔赛宫了,没想到,我的信用卡它居然不接受!它只认法国发行的信用卡,或只能用硬币。说来真不可思议的,机器不能用纸币!看来,法国的技术还是落后。信用卡不能用,纸币又不收,我哪里去找那么多硬币?要差不多20欧元!情急之下,只能找人兑换。谁有?环顾四周,时间还早,地下商场的店铺多数还没开门。匆匆寻找,有一家超市已经开门营业。去找收银小姐商量,能否兑换些硬币。她指我去找他们的经理,一位中年太太。经理是好人,立马答应给我兑换10欧元。拿着10欧元,我脸有难色,这点钱不够。我又与她商量,能不能再换10欧元。这次轮到她脸有难色了。她拉开抽屉让我看,全部的硬币也就几十欧元,这要支撑整个超市一天的营业。再换给我,她营业就有困难了。怎么办?犹豫了一下,她还是决定好人做到底,再换10 欧元给我。这时,我大概换走了大概一半的硬币。真心谢谢她,大好人。成全我的事,不知对她的生意有没有影响。
买到车票,走进车站月台,又一次傻了眼。在月台上的电视车次显示屏,怎么也找不到C5列车到凡尔赛宫的车次,虽然我们知道凡尔赛宫是终点站。这时,在站台上候车的一家黑人伸出了援手。原来,C5列车线路运行呈丫形。我们在一叉,而凡尔赛宫在另一叉。我们必须坐车到埃菲尔铁塔站,再换乘反方向的车才能到达凡尔赛宫。
自己坐车去凡尔赛宫简直就象进了迷宫,有层层障碍的考验。谢天谢地!世上好人多。经众人帮助,我们总算到达。
去凡尔赛宫的列车是双层列车。几乎整列车的人都是去凡尔赛宫的游客。
离开车站,随着浩浩荡荡的人流走向凡尔赛宫。
转过街口,宽阔的大街接着宽阔的广场,广场的尽头,矗立着凡尔赛宫。
广场中央,路易十四的骑马塑像,明白地告诉你,这里是法国路易十四国王的王宫。
金色的大门,金色的栅栏,建筑物内外各处的金色粉饰,加上各种浮雕,绘画,雕塑,整个王宫金碧辉煌,奢华致极。
帝王之家的风范,处处挥金如土。
同是帝王之家,感觉上,凡尔赛宫比北京故宫更为奢华。
王宫很大,展示给公众的有国王、王后、公主等等的寝室、起居室。从中了解到,法国王宫也有许多繁琐规矩,甚至连国王早上起床也有起床礼,王公大臣要伺候在侧。
不可思议的是,由于什么都要讲等级规格,有某个身份就要有相应的一套房子,给自己,给仆人,以至巨大的王宫居然不够住。有些公主要送到宫外去居住。更由于宫内规矩的繁文缛节,竟然王后与住在宫外的公主也不得相见。活在世上只能相思,人为制造了不少人间悲剧。
凡尔赛宫的户外花园规模宏大,以修建成各种几何图形而著称。
虽然我们全天的游览行程只安排了凡尔赛宫,但是,户外花园我们还是只参观了大约不到70%。
花园主轴上,众多小花园对称分布,我们只看了轴的一侧,另一侧实在是没时间看了。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筋疲力尽了。
金色的大门,其上的王冠,象征着王权
王后的“凤床”
镜厅,两面墙壁有许多大镜子。以当年的技术,镜子的造价十分昂贵,镜子多,尽显奢华
从路易十四国王的寝室窗口向外眺望。窗口面向东方,国王喜欢每天看着太阳冉冉升起。
处处大理石浮雕,十分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