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现实版“警匪片”

标签:
纽约地铁纽约中央公园音乐会纽约警察 |
分类: 活在美国 |
不经意中,我得以观赏了一出现实版的“警匪大片”,长演不衰的警匪间猫捉老鼠的老段子。
纽约爱乐交响乐团(New York Philharmonic)在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大草坪举行露天音乐会,吸引数万观众前往欣赏。它也对我产生了吸引力。除了冲着纽约爱乐交响乐团的盛名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托儿子的福,我们一家可以在“贵宾区”就座。机不可失。
寸土寸金的曼哈顿,交通拥挤。参加数万人的活动,开私家车前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乘坐公共交通是最佳选择。
挤上C线地铁。车厢里全是人,一群人看似刚下飞机,每人一个大号行李箱,使得车厢更显拥挤。不过还好,立足之地还是有的,不至于向北京上海的地铁看齐,把人挤成纸片人。
心急如焚,眼看接近开演时间了。可急惊风遇上了慢郎中。C 线地铁在曼哈顿应该是慢车,在86街有一站,那里刚好是中央公园大草坪的入口。地铁到达59街/哥伦布转盘时,列车长突然在广播里宣布,此次地铁改为快车,跳过数站,包括86街站,下一个停靠站是125街。真气人。也无奈,只好下车等同方向的下一列C车或B线地铁。
车上大部分乘客都下了车,包括我和那些拖行李的人。人还没站稳,忽然,在我的身边,一起下车的人群中一阵骚动,有人扭打起来。我还没有反应,抱成一团的两个人就已经倒地。眨眼功夫,明晃晃的手铐铐在了被压住的黑人的手腕。此时,我才反应过来(真愚钝!),原来是纽约的便衣警察在拿人。
周围的人,呼啦一声散开,留出一个的圈子,好让警察施展技艺。那些拖行李的人,纷纷摸口袋,检查有没有丢东西,我才悟出可能是警察抓小偷。看来是行规,小偷都结伴行动。当然,警察也是如此。在一个警察把一个“匪徒”掼在地上将他逮捕的同时,他的同伴去追另一个“匪徒”(暂且这样称呼,实在不知道被捕者的身份)。不久,把逃窜的“匪徒”也抓了回来。
也许是纽约客大场面见多了,整个抓捕过程,地铁月台上的人群不见恐慌,不见喧哗,大家只是默默地围观。既没听到警察抓人的吆喝声,也听不到被抓者反抗的咆哮声,更没有群众受惊的尖叫声。整个过程可以用静悄悄来形容。被压在地上的“匪徒”也很老实,一点反抗都没有。他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反抗绝没有好果子吃。
美国警察行使警察权时,该动武即动武,该开枪就开枪,决不拖泥带水。因此,人们对警察有一种敬畏。反观中国的警察,也许是限制太多,不能发威,警察权屡受挑战,许多人根本不理会警察的警告,有甚者,还敢骂警察,打警察。为了长治久安,还是树立警察的权威为好。
警察押着“匪徒”就要离开,此时,B线地铁进站了。我赶紧钻进列车,继续我的行程。
中央公园里,纽约爱乐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及首席指挥艾伦·基尔伯特(Alan Gilbert)亲自指挥大乐队,演奏了德国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的《唐·璜》、《交响诗的快活的恶作剧》,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我的祖国》中的一个乐章以及柴可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音乐会结束后,公园还施放了焰火。
一个欢乐的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