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历美国南方(9)—— 新奥尔良•法国广场•红灯区
(2011-10-16 12:23:18)
标签:
杂谈 |
分类: 周游世界 |

新奥尔良,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
它是密西西比河的出海口。
它是爵士乐的发祥地。
它的法国广场的狂欢活动,闻名遐迩。
它的脍灸人口的小龙虾,名声大噪。
它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整个城市在海平面之下。
有了这几条先入为主的信息垫底,我们在新奥尔良的游览就有的放矢了。
法国广场就座落在密西西比河边。
到达那里,首先登上高高的防洪堤,了望密西西比河。N年以前(我的远古时代),我曾读过马克·吐温的小说《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脑海里,密西西比河的形象是宽阔的大河,湍急的水流,咆哮着奔腾向前。眼前所见,密西西比河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宽阔,水流平稳。或许,现在与过去不能同日而语,又或许,小说描述的河段,与眼前所见的根本无关。
河堤上,一个黑人在吹着萨克斯风,悠然,淡淡的哀愁。爵士乐!真不愧是爵士乐的故乡,很有些浪漫情调。可是,当他看见我们,几十米外远远地向我们招手,伸手要钱。卖艺讨钱。唉,浪漫情调霎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大街上,一个也是由几个黑人组成的爵士乐队在人行道演奏,不少路人(应是游人)伫足倾听。他们倒没有向听众索取金钱。他们卖自己演奏的CD.
路边,绘画的,扮小丑卖艺的,把自己装扮成塑像的,林林总总,到处都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找个餐馆坐下,迫不及待地点了小龙虾。十美元一份,装满一个小篮。白水煮的,只放了点盐,还挺辣。餐馆四面透风。坐在店里,手里剥着小龙虾壳,看着街上的游人车辆,来来往往。小龙虾味道不错,只是肉太少了,和大龙虾没法比。但是,在这样的氛围品尝小龙虾,心里充满了满足感,蛮有情调的。近年国内也时兴吃小龙虾,似乎是同一品种,就不知有没有类似的情调感觉?




法国广场的建筑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最为突出的是多数建筑物的二楼临街的一面有横贯整座建筑的阳台,阳台的各种花纹的铸铁栏杆,散发着浓浓的法国气息。街头狂欢时,这阳台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狭窄的街道晃荡,大部分街道冷冷清清,十分安静。人影萧疏,就算扛一挺机关枪扫射也不会打死几个人。有醉汉倒卧街头。
这不是我们预期的法国广场。看来,白天不是游览法国广场的好时光。
离开法国广场,回到住处。
心里总放不下热闹的法国广场,总想探一虚实。
第二天,犹豫要不要再访法国广场。
一个当地的女孩希望和我们一起去,她也从来没有晚上造访那里,也想体验一下那里的热闹。
好吧, 让我们再次出发。
这次,除了我们一家,还带上两个当地的高中生,一行五人。几个小孩都是高二 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
晚饭后,驾车直奔法国广场。
晚上明显比白天热闹。
因为不是节日,也不是周末,热闹只局限于一条街而已。
狭窄的街道,是步行街,人们都走在马路中间。许多人手上拿着酒杯,边走边啜。



沿街的酒吧,传出震耳欲聋的爵士乐。
霓虹灯闪烁,大放异彩。途经某些亮着惨红的霓虹灯的“商店”门口,一些只穿三点式的苗条女郎,向行人抛着媚眼,做着挑逗的手势,在招揽顾客。哦,那是妓院。事先我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深入“红灯区”。
一家妓院,在临街的一扇窗,装着磨砂玻璃,一支聚光灯,将一个女郎不断地扭动身躯的身影,投影在磨砂玻璃上。
嘿嘿,这地方不适合我们。
今晚,缺少了欢呼的人群。有几座建筑物的阳台,站着一些人。 其中一个阳台上的女郎,不时向街道抛下一串串“珍珠”项链。我们想看狂欢,没能实现。
以前在电视上看过,狂欢时,街道上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两旁阳台上也站满人。人们在欢呼雀跃。欢呼到High时,阳台上有些女郎会掀起衣服,露出双乳;有些会拉下裤子,以屁股示人。于是,人们更加High,更加欢呼雀跃。这些场景,已经成了法国广场的经典,成了它的招牌。在法国广场的礼品店,有各种露乳露臀的小玩偶摆卖,向世人告示着这里曾经发生的事情。
坦胸露臀的小玩偶
走累了,口干舌燥,想进酒吧坐下喝点饮料,却未能如愿,皆因酒吧谢绝21岁以下者入内。虽说商人都是逐利的,但在执行法律方面还是不敢打折扣的。
在这条喧闹的街道,警车静静地停泊在街角。两个骑警,骑着高头大马,在街上游弋。警方对治安不敢掉以轻心。这里是游客们猎奇的地方,同时也藏污纳垢,鱼龙混杂。随时都会有突发情况。
法国广场正如它的名字,和法国人的浪漫一脉相承。那里的世界,是情,是色, 是浪漫。
“21岁以下不准进入酒吧。最低消费每人一杯饮料“